然后窦太后对着刘启招手到:“启儿,过来,让娘亲看看这些年你变了没有。”
刘启闻言也不拖拉,快步走到窦太后身前跪坐而下。窦太后看着眼前头发以及胡须依稀可见几根银丝的刘启大为触动。
“这些年,吾儿辛苦了。”
“儿臣无碍,娘亲这些年才是真的辛苦了。儿臣为了娘亲的眼疾夙夜忧叹,今日娘亲得以重见光明儿臣也放心了许多。”说着说着刘启的眼角竟有这些许湿润。
“娘知道,娘都知道,这些年你四处寻找医工医匠为娘都是听在耳里,急在心里,不过现在好多了。来,让娘看看,快十多年没好好看过吾儿了。”
两人在一边“卿卿我我”,看的王允直起鸡皮疙瘩。好一会儿才结束。
“哦,对了,允儿今年有什么新奇玩意对我大汉百姓有益吗?”待到两人诉完苦后窦太后开口问到。
“岂止有益,简直是大大的有益。今年他不仅创造出一个战争利器,而且改进了耧车,大大提高了百姓们的种植效率。不过最让我惊奇的是他居然发现培育了可在冬季种植的小麦。九十月种植,来年四五月即可收获,不仅不用担心虫害,而且听说产量相比于一般小麦也高上不少。”
“冬季种植的小麦?”窦太后轻声低语。
随后思绪便回到一年前王允发呆那会儿。
窦太后:“你为何对给我讲故事如此心不在焉啊?”
王允:“孙儿在想为什么没有一种能够冬季种植的作物可以让我大汉子民的田地冬季也可以种植呢?”拉回思绪窦太后沉默了,尤其是在听见冬小麦只是野生的,只是因为没有人培育之后更是无话可说。
百姓时代皆受粮食不足之苦,虽然这冬小麦并不一定能够让百姓人人吃饱。不过这可以让土地增产的东西就在乡间野外,为何从没有人去发掘、重视呢?
窦太后默然。
回神后问到刘启:“不知陛下此次数给了允儿什么赏赐呢?”
“孩儿已经将槐里都给这小子做食邑了,并且我还免了槐里五年的税。”
窦太后闻言点点头,显然是对刘启的安排比较满意的。
“七岁了吧,允儿?”
“回祖母,正是,上个月刚满七岁。”
“也不小了了,过两年便把你和刘菱的婚事处理一下吧。启儿你怎么看?”
刘启:“自然是听娘亲的。”
“王允:“。。。。。。过两年我也才九岁好吧两位大佬。。。!”
——————下划线——————
转眼又过去了四年,此时王允已经十二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