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头开心的接过来,“好兄弟,谢了!”
柳氏夫妻以及何初尧都被石头这好胃口弄的忍俊不禁。
柳大人喝了杯酒,开口询问道:“听说旁支最近在闹腾?”
何初尧敛了笑意,“他们能成几分气候,不过是幕后之人的走狗罢了。”
“狗急了也会跳墙,初尧你还是要多加小心。”
“伯父放心,外祖父心里跟明镜似的,这次让我回富平也是怕波及到我。”
柳大人点点头,“上官大人纵横朝堂多年,这点小事难不倒他。”
二人心照不宣的没有再多说什么,饭席结束后,丫鬟小厮伺候着主人回屋休息。
屋外,夜幕降临,静的空灵,像极了何初尧走的那天夜里。
想起临走前外祖父告诫他的话,何初尧握紧了拳头,仰头灌了一杯烈酒。
多年的隐忍退让,还是换不回您半点血缘之情,舅舅啊,您可真狠!
——
大庆的科举制有别于其他朝代,主要是有两个阶段。
县试一般需要考两天,考生考完后的第二天就会知晓结果,如若没有考中童生则回家来年再战,但要是考上了,次日立即参加院试,至此,考中秀才后需要在家准备三年才能报考乡试;同理,乡试也是如此,结果决定了考生是否可以进京参加会试,以及由朝廷安排的殿试。
考试当天,柳夫人送着两个孩子去考场。
仔细的检查了文书、口粮,柳夫人这才放下心来。
“千万不要紧张,将你们平日所学正常发挥出来即可,我在门口等着你们。”
小宝和石头重重的点了点头,然后随着人群走向了考场。
“希望这孩子能有个好结果。”
柳夫人望着小宝的背影,自言自语的说道。
第一天考完,二人皆面色苍白。
第二天考完,小宝扶着石头出来。
第三天出结果,所有的考生及家人都在告示处焦急的等待着揭榜。
柳夫人派了小厮前去看榜,柳家小厮艰难穿过人群,高声喊道:“中了!中了!两位小少爷都中了!”
“苏少爷第一名!李少爷第八十三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