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子澄艰难开口,道:“那也不一定就能达到目的,燕王不是那么好相与的,他既然会回来祭拜太祖,肯定是有原因,有大利益的。还不如直接以太祖遗诏斥退回去。”
“这谁又知道呢!太常卿又怎么知道燕王不是等着朝廷的一纸诏书斥退他,然后他就顺势可以回北平了呢!”
齐泰话说的意味深长,这些都是不确定,他们只能在不犯错的情况下去反击,对付燕王这种大敌怎么小心都不为过。
。。。。。。。。。
这几天朱允炆都在处理杂事,熟悉环境,也没有管妻妾的事,朱允炆也不想这么早去见他们,毕竟是最熟悉的人,说不定就有什么破绽。
太孙妃马氏带着朱允炆的孩子已经进驻皇宫,朱允炆觉得最起码也要等权利稳固后才好去见他们,这样才保险。
第二天凌晨五更天,奉天殿早朝。
三通鼓后,百官排队准备入奉天殿。文武官员分为左右两列站好,待朱允炆进殿安坐后。
鸿胪寺“唱”,道:“入班,进殿…”
此时文武官员才左右两班进入殿内,文官“北向西上”,武官“北向东上”,这才开始奏事。
早朝奏四方事,来的人多,一般都有几百人,此刻齐声拜道:“吾皇万岁万万岁……”
“平身……”朱允炆现在已经经过登基大典已经算是见过大场面了,第一次早朝没有任何不适应,唯一不满意的就是时间安排的太早了。影响睡眠。
“谢皇上!”
几百人的声音在一次震动着屋顶,隐约好像有灰尘落下,今天新君第一次朝会,缺席的几乎没有。
“有事启奏,无事退朝!”
这句话是朱允炆说的,而不是影视剧里太监尖着嗓子喊出这句话,明朝时除非是皇帝病了,不然都是皇帝来说这个作为开场白。
“臣有本奏”
从人群中站出个人,持着笏板躬身而出,朗声道:“恭喜陛下,新君继位,河南一老农民发现祥瑞,想进献给陛下”
说着又走出一人,道:“臣也有本启奏,山西大同知府同样发现祥瑞,有麦生双穗,天生彩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