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对于同时期的欧洲来说,好的地方在于华夏对判决死刑的慎重对待,一般是需要皇帝勾决的,由皇帝亲自办这种事已经足以体现了。
这次案件,是司礼监协同办理,拖了这么久,他们想放一放那就放吧,左右他都不亏。左,他能得到一个宽泛的法治环境,慢慢的也会被大多数人理解。
右的话,朱允炆估计还是因为利益攸关,不就是保下需要保的人嘛!这些朱允炆都懂,也愿意给他们这个时间。
现在还有能力掩盖事情的人都是属于情况不严重的,真要是情况严重,也不会高坐在会审大堂里面了!会审人员都是精挑细选出来的,不会出这种疏漏。
名单上牵涉到的影响太大,毕竟能联系宫里、想要联系宫里的这些人都不会是小人物,现在拿掉一部分不严重的也好,压力小一些。
刑部今天很忙,南京各大有名的府院门口、大街上到处都是行动迅速的抓捕人员,就连同样是今天召开的内阁会议都没法参加。
当然也不排除刑部尚书不想去那边给自己内心添堵的原因,毕竟从此往日同僚就是明正言顺的上官了。
三司会审,正式判决已经下来了,现在到了抄家的时候,他实在走不开,侯泰正是以这个理由回绝了内阁的邀请,他资格老,实在不来内阁也没办法。
侯泰站在一处酒楼高处,神色淡然的看着底下忙忙碌碌的下属们,方方正正的脸如同一个国字横立在那里!
“侯尚书,这边该安排的人都安排下去了。”说话的是暴昭,同样是刑部尚书,二人在后来的靖难之役破城后都因不屈而死,同为刑部尚书,眼下朝廷的一波升迁都没轮到,两人的关系也就多了些微妙,不过还是表面上的文章还是维系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