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禾守玉吩咐旦儿取纸笔。
老头轻叹,娓娓道来:“侄儿虽然勇猛无常,身世却又是极端苦楚。葛雀儿,你们可是有得一比,只不过,他小时候有爹娘在身侧,所以他从小就很用功读书,从小就刻苦努力,见多识广,学识渊博。
待快长大成人后,父母双亡,后娶了娇妻,生了儿子,可儿子不满周岁,妻子得病,一命呜呼,留下孤苦的父子俩,王道很爱他的妻子,在这里天天触景生情,犹如坐牢,他并未续弦,怕继续留在村里毁灭了一生,便携带儿子住进了军营,从此以后,以当兵打仗为生。
他在家书里汇报的都是捷报连连,儿子也长得不错,年岁渐长的时候,做了军师,在梁朝应该刚刚崭露头角,庄宗时期逐渐成名,现在明宗时代才刚刚开始,你这小女子呀,不知道有王道这么个人也不足为奇。”
禾守玉思忖,她入宫不过三年,且也不是李存勖的座上宾,李存勖与伶人、宦官、大臣们每每交友打猎饮酒作乐这样的事情是轮不到她的。不认识王道这样一位朝廷重臣并不为奇,有朝一日,让她逮着阎昆仑问问不就得了。
禾守玉见老者给其侄子修书,也便提笔给阎昆仑留了只言片语,只等明日信使来取。
葛威看着俩人忙成一团,斗大的字不识一个,也帮不上忙,索性歪坐一旁假寐,思绪却飘飞老远。
如此说来,王道算是同乡,离开尧山,便能飞黄腾达,这给了他不少启示,心里不禁叫苦又叫好。
好的是,王道也不过平民百姓,如今获得殊荣,不过是要走出去,凭借实力闯出来的结果,只要努力,就有希望。
不好的是,他与王道之间还是存在很大的差异,那就是从小到大的积累,王道尚文,他习武,这样看来,恐王道以文为主,武次之,否则,怎可以在军营中混?那么,纵观自己一生,习武是他一生的爱好,也是这个“武”字,让他得以赤手空拳打天下,当前之形势,武统天下固然重要,文治却也不可忽缺啊,想想眼前,老者和娘子略一思索,提笔运思,挥挥洒洒,洋洋大言跃然纸上,这是何等的风流潇洒?
思及此,葛威一点也不淡定了,那种想要泼墨挥毫的劲头一日胜过一日,眼前,就有良师,那一晚,他笑称禾守玉既是娘子也是为师,这并不丢脸,诸葛爷爷还说过“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这身边的资源不加以利用,简直就是浪费了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