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娇娇,对不起,这些太打眼了,若是只集中在我们身上,就会引起陛下的忌惮,陛下定然要视我们为眼中钉肉中刺,说不定还要认定我们对大周不利的人,所以我只能把一大部分的功劳落到别人的身上。”
陆娇是理解谢云谨的苦心的:“嗯,我知道,你放手去做吧,虚名少些就少些吧,没什么。”
“嗯,稍后我把水稻增产的事禀报上去,陛下定然有嘉奖,不过我会和燕王说,眼下我们不入京,请燕王替我们周旋,我打算留在宁州推广水稻,让宁州每个地方都种植上我们培育出来的水稻。”
“行,你放心去做吧。”
陆娇鼓励谢云谨放开手脚去做。
谢云谨见陆娇没有怪他,心里安定下来,第二天便把水稻增产的事情禀报到燕王面前,燕王看到捷报,大喜,立刻进宫把此事禀报给了当今陛下,老皇帝看了喜出望外,认定这是天佑大周,才会接二连三的有好消息传来。
老皇帝当即欲下旨调谢云谨入京,被燕王阻拦了,燕王向皇帝禀报谢云谨的意思,他要在宁州推广水稻,让宁州全都种植上这样的水稻。
陛下龙心大悦,夸赞,谢卿忠心可嘉,虽然没有调他回京,却赏赐了一大批的东西到了宁州,并在大朝会上说了这件事,朝臣震动,个个认定了天佑大周,先是赵凌风培育出来的小麦增收,现在谢云谨又培育出增产的水稻,这是吉兆啊。
荣泰四十八年,皇帝下旨,调宁州知府谢云谨入京为四品京兆府尹。
宁州谢府,陆娇很是不舍的望着自己居住了将近七年的院子,实在是舍不得离开这个地方。
没错,他们已经在宁州待了将近七年,前三年谢云谨为宁州同知,等到苏知府任满以后,谢云谨被陛下一旨调为五品知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