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
康熙颔首端过花溪的茶来,却总觉得不是滋味。
“外头似乎下暴雨了。”
“回禀万岁爷,刚开始下,今儿应该是不能再继续往前走了。”
魏珠笑着颔首,其实对于康熙来说下不下雨并不影响什么。
毕竟他所坐的这辆马车足足有半个乾清宫那么大,陈设用具一应俱全。
“朕去外头瞧瞧。”
康熙放下茶杯,突发奇想的站起身往外走去。
车门大开,康熙背着手站在门口,却在大雨之中瞧见了跑过来的两个身影。康熙眯眼,认出他们二人。
这两个人跑到了车队后头,逐渐远离了康熙的视线。
康熙的手不紧不慢的转动着手指上的玉扳指,他抿唇,眉头微蹙。这乌雅容和怎么会同纳兰容若在一处?
——————————
“纳兰公子,今日多谢你。”
容和浑身湿透了,就连发髻都因为大雨散落下来。她生的清丽,此刻淋了雨便如同沾了露水的兰花,清冷如仙。
“无碍。”
纳兰容若错开眼,掩去心底一丝慌乱。
“你先回去好好收拾一下,省的受风寒。”
“纳兰公子你也是,一定要记得喝姜汤,千万不要生病了。”
容和关切的吩咐道,纳兰容若微微顿首,随即离开了。
她也转身回到自己的马车上,宫女条件简陋,自然是没法洗热水澡。故而她只是用帕子沾了热水将身上擦干净,又换上干净衣裳。
头发已然全湿透,故而容和便干脆将发髻拆了,任由湿掉的头发披散在肩头,用帕子慢悠悠的擦拭着。
她正擦着,花溪却撑伞带着太医来了。
“花溪姑姑,这是……”
“皇上吩咐给你瞧病的。”
花溪低声解释道,容和会意,看来纳兰容若是已经跟康熙请示了。她心底暖暖的,乖巧的颔首。
太医给她把了脉只说是气血不足,开了一剂方子叫容和每日都喝上一碗。
“多谢太医。”
前脚刚送走太医,后脚便又有太监送来一碗姜汤。
“帮我多谢纳兰公子。”
容和接过那碗姜汤,面上带了一抹娇羞。
花溪在一旁瞧着,心中不由感叹,这纳兰公子果真是京城第一才俊,是个姑娘就会被他迷得神魂颠倒。
——————————
这场暴雨过后,车队继续往前。再之后便很是顺利,径直递到木兰围场。
蒙古各大部落皆列阵相迎,容和跟在康熙身侧见了不少部落首领。这些首领大多直爽行事果断,对康熙却颇为敬重,不敢违逆半分。
他们分明都是四五十的壮汉,却愿意对一个年仅二十一的少年俯首称臣,足见康熙谋略才能之盛。
“发什么呆呢?”
等到那些首领离开,容和还在发呆。
康熙敲了敲桌面,冷声问。
容和立马反应过来,连忙弯腰。
“皇上有什么吩咐。”
“回答朕的问题。”
康熙有些疲倦,此时此刻很想逗容和。
“奴婢……”
容和下意识的看了一眼康熙的头顶,得知康熙的目的,心里松了口气。
“奴婢适才是在感叹皇上着实厉害,蒙古四十六部首领皆对皇上尊敬爱戴。”
“哪里是朕厉害,是大清的铁骑厉害。”
康熙嘴上谦逊,心里却对容和的吹捧极为受用。
“大清的铁骑有了皇上这位掌舵人方才能这般勇猛。”
容和轻声道。
自此康熙围猎,除了加深同蒙古各部族的联系之外,还有更重要的任务。
同准格尔开战已经势在必行,康熙需要蒙古的支持,才能保证完胜。从适才的会晤来看,获得蒙古的支持对于康熙而言并非难事。
容和乖巧的给康熙沏茶,康熙看着她,眼眸深邃。
“皇上请用茶。”
“嗯。”
康熙颔首,从容和手中接过茶杯。
不知为何,康熙这几日越发觉得只有容和的茶和他的胃口,就算是伺候了他几年的花溪如今几个都比容和差了些。
“你身子可好了?那日淋雨不曾风寒吧。”
容和愣了愣,她淋雨的事情康熙居然知道?想必是纳兰容若告知的。
“回禀万岁爷,奴婢身子已然好全了,多谢万岁爷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