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那万两黄金的赏赐,大成国及禛国的三教九流各色人等纷纷下场追杀赖新浩。
赖新浩自然也知道了“江湖追杀令”的事情,他吓得连夜收拾包袱出逃。
那些平日里敲诈勒索他的流氓地痞们看到“江湖追杀令”时,一眼便认出了他。
那些地痞流氓立刻一窝蜂地跑去了赖新浩的宅院,结果他们扑了个空。
不过,“江湖追杀令”发出去也就半个月不到,很快便有消息传到了安平泰宸宫。
恒山派的议事厅内,赏金猎人恭恭敬敬的提着木盒,木盒里装着赖新浩的首级。
胡靖童扮成陆宁的副手,在几百名皇室高手的陪伴下,与陆宁齐齐坐在恒山派内的贵宾席内。
恒山派的外围,钱文楷则亲自带着五千名泰宸宫的禁军驻守,负责外围安保工作。
议事厅内,蒙着脸的赏金猎人打开撒满了石灰粉的木盒,说道:“请掌门验货。”
陆宁见过赖新浩。
他立刻起身离席,跟在恒山派掌门身后。
恒山派掌门并不认识赖新浩,他装模作样地看了一眼人头,便转头看了一眼陆宁。
陆宁上前只看了一眼便回到了贵宾席。
他那意思就是:对的,这就是赖新浩。
倘若人不对,陆宁便会立刻指出来。
恒山派掌门见状立刻对赏金猎人说道:“这位壮士,本派言出必行。此人正是赖新浩,请稍后,赏金立刻送到。”
赏金猎人高高兴兴地领着万两黄金离开了恒山派。
陆宁怕这赏金猎人路上遇到被人劫财的意外,另外这赏金猎人蒙着面,陆宁一是为了保护他,二是想搞清楚那赏金猎人倒底是谁,便派了暗哨一路跟踪护送及追查。
暗哨们一路跟着,终于知道了赏金猎人的身份。
这赏金猎人便真只是一个赏金猎人,他与朝廷里的人没有任何牵扯。
陆宁将这人调查清楚了,这心里便也彻底踏实了。
另外一边,那一心一意想回禛国的朱大尝,也在陆宁的“帮助”下,如愿以偿地回到了禛国。
至于在安平的那个禛国精兵处,陆宁没有去动它。
他只是命人保持监视状态。
泰宸宫内,胡靖童的心情前所未有的轻松了一点。
赖新浩除掉了,大成国影子处已经完全为她所用。
另外便是大成国境内风调雨顺,经济发展平稳,百姓们安居乐业。
各个州府的钱粮收缴工作非常顺利。
林弦长自掌管了廉政署后,大成国的朝廷便呈现出一片清新气象。
官员们基本上都勤勤恳恳不敢渎职。
大成国的国库虽然增长速度不快,但是照目前的发展态势来看,等到了年底便会是一个丰收年。
果然到了年底的时候,国库便开始充盈了。
胡靖童心道:人用的对,政策出的对,果然见效快。
这一切的一切都是胡靖童心中最想要看到的结果。
她做皇帝不知不觉已经有两年多了。
这两年多来,她可以算是个劳模皇帝了。
她将国家治理得仅仅有条,在民间的声望开始逐年上升。
只是,这皇帝的工作做得好,紧接着皇帝的终身大事便有人来操心了。
这人便是石正鹰。
这一日早朝的太极殿上,胡靖童正在颁布重开科举的圣旨。
其实胡靖童在登基称帝那年,便想重开科举了。
无奈那时整个大成国国势不稳,还不是推行科举的最好时机。
毕竟朝廷正是用人之际,科举考试可为国家选拔人才,因此科举考试是势在必行的。
胡靖童登基后在心里一直便记着重开科举考试的事情。
这里面除了国家层面的客观要求之外,还藏着胡靖童的一点点小私心。
因为参加科举考试也是钱文楷心中期盼着的事情。
现在大成国国势已稳,农工商业皆是发展顺遂。
胡靖童便想着是时候重开科举了。
她在与大臣们几经商讨以后,定下了一系列关于科举考试的政策及制度。
今日便在太极殿上由小全子宣读,待宣读完后再昭告天下。
科举考试每三年举行一次,按照童生试乡试会试及殿试逐级向上。
考生们须按严格逐级报考,不可越级,而最高等级的殿试则定在了科举考试当年立秋后的第九天。
小全子洋洋洒洒地宣读完了科举考试的相关事宜。
龙椅上的胡靖童望着台阶下的众臣说道:“诸位爱卿听完后,可还有什么需要补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