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09章(1 / 2)

我立马搀扶了他一下。

那一刻,心事抖落在夜风里。

那个我搀扶着他的手的人,好象又变成了十年前那个纯净而年少的小康,感觉失散多年。

搀扶他走了几步,我又连忙放下了我的手,说了句:我心理怎么会这么难过!

话刚落,他的眼泪就长驱直下了。

我眼圈也红了起来,看着小康,无语。

“涛子,对不起。那时,我爸坐牢了,我妈精神也出了问题,二妹要学艺,小三人还小,我没得选择!”

等了三年了。

他终于说出这些话来了。

晚吗?

不晚。

这才是我一直期待的小康。

我把围脖解开,套在他脖子上。

“有病就治,别再拖。。。。。好好对彩霞,她是个好姑娘。”我想,这回,我是真心安慰他,没有半点讽刺意味。

安慰完,我转身,脑袋一别,直往巴士里钻。

车启动了,隔着玻璃,我看见鲍小康低着头,双手捂着脸,闷着脑袋,踉踉跄跄往家里跑。。。。。。

在巴士里,正好又碰见龙溪镇政府的宣传干事要去县城办事。

通过他。才知道,小康确实为龙溪的发展做出了贡献,为云泉的村民做了实事。

两年前,小康就成了龙溪镇的经济顾问,宣传龙溪,跑项目、跑资金,规划建设新龙溪,为龙溪招商引资,不遗余力。他甚至还卖了汽车,放弃运输和生意,在龙溪带头搞起了芦苇产业、温泉产业、种植产业(藕)、养殖产业、旅游产业、矿泉水产业,一片红火。

尤其是他从广东拉到一个大商人,在龙溪投资成立了一个蓝河泉矿泉水公司,生产出来的“蓝河泉”矿泉水几乎笼络了附近三县桶装矿泉水市场。

芦苇业也发展的很好,在云泉,到处长满了芦苇,芦苇一车一车拉到龙溪镇的苇席加工厂,制成银白雪亮的席子,再运到外面去卖。除此之外,大量的芦苇还被运到h市的造纸长,成了该厂造纸的重要原料。

而随着芦苇业的发展,加上长期以来的生态环境保护良好,龙溪一带水质清澈透明,风光秀丽,气候宜人,云泉及龙溪的一些地方还红红火火种起了菱角、荷藕、鸡头米等水生植物,带动了种植业的发展,养起了大闸蟹、鲤鱼、河蚌等水生动物,带动了养殖业的发展,为当地农民的创收出了力。

小康自己还在龙溪镇蓝河滩上的一块芦苇场,投资兴建了一家叫“风秀乐”的生态旅游区,吸引了不少附近三县的游人纵览龙溪自然风光之美的同时,又饱尝人工雕砌之胜。

一路上,该干事似乎很开心,兴奋讲着鲍小康,说是因他的努力使龙溪不少人脱了贫、致了富,受到县长的表扬,甚至,还上了h市电视台呢!

“信不?要不是身体不好,今年他肯定被提拔为龙溪镇镇长。”他捋了捋头发,自豪地说。

“信,我信。”

信,当然信了,鲍小康决定要办的事哪有不成之理。

都说对感情拿得起放得下的人,才是干大事业的人。八年的感情,说放就放,别说一个小小的龙溪,就是要鲍小康把h市扛起来,他也能疾步飞到北美去,人家有这个本事呀,不服不行呀!

想起和小康走过的路,千般坎坷,走过之后就会变得风清云淡。唱过的歌,因为过了青涩的年纪,虽然常有熟悉的旋律在记忆深处盘旋,那些见证青春的歌词,到了嘴边却总是丢三拉四,爱过的人,比如小康,是我心底一处艳若桃花的美好回忆,也是一段此生经年悸动不已的隐痛。

这次再看见小康,我才感觉到时间的残酷,生命的无情,他都变形成那样了,已经完全不是八年来我心目中的形象了。

是的,一切都流逝了,我们的青春和爱情,还有少年时小康的面孔。。。。。。

巴士快到县城时,我才想起那六万元的事。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