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这时,一阵急促的嘀嘀声响起,附近有人需要帮助。
这还是来了通源乡以后的第一次,韩卓宇立即抬头看去,只见一名穿着破旧棉袄,胡子拉喳的老人佝偻着腰背走过来,满是皱纹的脸上一片愁苦之色。
“村长回来啦!”一些村民上前打招呼,满怀希冀的问道,“要到钱了吗?”
村长重重叹了口气,无力摆手。
70
70、七十…
见村长摇头,大家露出极度失望的表情。
“这几位是,”看见陌生人,村长皱眉问道。
“村长你去乡里了不知道,这是附近雷达基站新来的军医,姓曲,天天来村里给咱们免费看病,是个大好人,那是他朋友的孩子,过来帮忙的。”村民热心的介绍。
“啊,真是太感谢你们了,”村长操着蹩脚的普通话,迎上去用力握住曲靖的手。眼看天气越来越冷,这一村子的老人,几乎个个都患有风湿性关节炎,严重的时候根本下不了地,只能靠孩子们照顾,日子难过啊!
“哪里,应该的。”曲靖连忙摆手,关切的问道,“你去乡里是要修路的钱吗?”
“是的。”说起这个,村长又开始叹气,“咱们这儿到了冬天特别湿冷,下一场雪,第二天到处都结冰棱,路就更加难走了。去年胡家两口子骑摩托车回来,因为路太滑出了车祸,扔下孩子跟老人先去了。我就想着今年再不能出这样的事,一定得把路给修好,但村里凑不出钱,乡里也没有拨款,难啊!”
曲靖的表情也沉重起来。
韩卓宇默默在‘修路’这一条批注了两个字——尽快。
“对了,你们完事了吗?要不上我家坐坐?”村长扯开一抹笑,热情邀请。
曲靖推辞不过,被拉走了,两个孩子手牵着手跟在后面。
“今儿开始降温了,你们坐,我去生个火。”村长捡了三张干净的板凳放在火塘边,自己出门劈柴。曲靖不好意思干坐,走过去帮忙。
“你们不烧炭吗?我看见山上有很多炭窑。”曲靖将木头墩子竖立起来,让村长劈。
“烧炭就要先砍树,年轻人不回来,我们这些老胳膊老腿怎么砍得动。这些柴火还是一年下来慢慢积攒的,否则真等他们回来再弄非得冻死不可。”村长抡起斧子,连劈了好几下才把木头墩子劈开。他也老了,不顶用了。
韩卓宇把‘捐炭’这一条默默加上。
“他们什么时候回来?”曲靖问道。
“胡家出事以后,我们当即就叮嘱他们今年不用回来了。”村长放下斧子喘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