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皇万岁!”最先有臣子回过神,众臣山呼万岁。
夜间,李庆成回了后宫,自他行监国之任后,依旧按照习惯住在东宫龙央殿,一日未祭天即位,一日仍是太子。
然而百官已经自觉地改了称呼。
黄谨躬身在一旁亲自打扇伺候。
李庆成倚在榻前若有所思,未几问道:“你笑什么?”
黄谨谄笑道:“工部赵尚书年岁已高,今日竟在殿前摔了一跤,臣想起来不禁好笑。”
李庆成淡淡道:“那老不死的也不知收了多少钱,骇得路都走不稳了。”
黄谨马上道:“陛下英明!“
李庆成道:“罢了,你还记得那本册子上的人名么?朕猜你定是早就记在心上了。”
黄谨登时愕住,李庆成随口道:“去默一本新的给我。不能多,也不能少,记错人,朕就会杀错人,来日杀错了人,朕就砍你的脑袋,去罢。”
“那诏书上写的什么?”李效忽问道。
许凌云说:“太祖最后一道诏令,是密令唐将军赐死张慕,匡扶太子登基。依本朝惯例,遗诏宣读时,唯太子、大学士、大将军及太子太傅四人在场。”
李效:“此处有一段不对。”
许凌云在静夜间侧过身,看着李效侧脸,笑道:“什么不对?”
李效微微别过头,注视许凌云双眼,说:“宣读诏书之时,当处只有方青余、张慕与成祖三人,你又是如何得知诏书内容?”
许凌云道:“这本是太史们众说纷纭的地方,但陛下你忘了一个人——黄谨。”
李效蹙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