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惜贺筝就是这么个性格。当年他科考为一甲十六名,原本应该入翰林院当个编修。却因为太过耿直得罪了许多人。
朝廷党派林立,原本被一个党厌恶就必定被另一个党欢迎。可是他居然几面不讨好,得到了两府大臣们的一致讨厌。最后顶着“愚忠”、“腐儒”的评价黯然罢官回乡。现在在几个村子之间奔波授课,也只能使全家不至于挨饿。
大儿子贺温玉虽然才十四岁,可是其父的性格在他身上已经初见倪端。上学堂的时候连先生的面子都不给,有错必纠,弄得先生十分尴尬……现在索性在家自己读书写字。
小儿子贺平安性格倒是意外的好,见人就笑。可是却是个“痴木匠”,遇到自己痴迷的事情便是一分都不肯妥协了。
其实平安上山的时候贺筝还是挺担心的,但是他想反正这座山也上不去,两个时辰之后必得原路返回,让这孩子吃吃苦头长长记性也好。
一个时辰之后贺筝又想,不对,这孩子才八岁,自己做的似乎过了些。
“温玉你在这里等着,我去把平安找下来。”
哥哥点点头就原地等着了。
又过了一个时辰,哥哥想,不对,按理说两个时辰这人也该下山了。
于是把大的行李放在树下。
盯着行李,嘴角抽动了一下,“……你们可别丢了。”便也上山去了。
就这样,本来可以一起上山的三个人傲娇的各自上山了。
也就……各自迷路了。
墨子山上。
有两个人正在山顶下棋。
一个年过半百,一身的麻布粗衣,就像个挑柴沿街叫卖的老头儿一般普通。
一个二三十岁,一袭云锦紫衣,说不出的雍容俊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