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89章(1 / 2)

正所谓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贺温玉虽然是个书呆子,但其实对朝廷法令却是十分关心的。当青苗法实行的时候,他就拍案而起,骂道“此政一出损我大昭十年国运!”

所谓青苗法,且在此匆匆一讲。

在民间,高利贷盛行,农民没钱了只好问地主去借。但是地主的高利贷很高呀,要收取百分之五十的利息。

农民只能借了地主的钱去种地,长出庄稼卖,然后还高利贷,还完高利贷又没钱,再借……如此恶性循环。

长久下来,地主越来越富,农民越来越穷,最后破产。然后就造成了的严重两极分化。

于是朝廷想出主意来,设立惠民仓。在每年青黄不接的时候贷款给农民,只收百分之二十的利息。

于是农民当然选择向朝廷借钱,而不是地主。

如此一来,农民的压力大大减轻了,朝廷也间接挣到了地主的钱,一举两得。

于是在青苗法施行的前期,效果非常好,百姓安居乐业,朝廷财政充足。

可是到了后期,青苗法就渐渐变味了。原因有两个。

第一,由于战乱,农民没有一个好收成,连朝廷那百分之二十的利息都交不上了。地方官怕影响自己政绩,便强迫农民交钱。

第二,有些地方官员为了饱中私囊,随意提高利息、额外还有名目繁多的勒索。

最终,富户被勒索成了贫民,贫民家破人亡。

当时青苗法一出,贺温玉就觉得这是个苛政,倒不是因为他高瞻远瞩能看清其中病弊。

他只是单纯的觉得,朝廷居然要与民争利!

结果青苗法果然出事了,于是贺温玉更生气了。他饭也不吃了,对任槐说道,“你们那个知县是谁?我们现在就到开封府告他去!”

任槐已经把人家给杀了,自然不能说出来,他摇摇头,“没用的,我们那县太爷后台很硬,告到天王老子那也没用。”

“他一朝廷命官居然还有后台,结党营私更是该抓!走,一起去开封府。”

任槐看着贺温玉,他没能想到这么一个温润如玉的公子原来脾气这么大。最后,只得继续装可怜,“贺公子还请饶了小人吧,我们十几个人就是因为没交税才逃到京城来的,若是去告状恐怕自己就要先坐牢了。”

贺温玉生气的看着这十几人,“你们一个二个也都是堂堂七尺汗,难道就是因为怕坐牢,便肯放走一个贪官?”

任槐等人低头不语。

贺平安见气氛尴尬,便拉了拉贺温玉的衣服。

“哥哥。”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