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端端正正,秀挺而又固执。
贺温玉叹气,他忽然想起,上京前父亲嘱咐过他的,要好好护着弟弟。有那么一个瞬间,他甚至决定就此作罢。
但是,再想想那些因为青苗法而家破人亡的人们,他知道,决不能放弃了。
国家兴亡,匹夫有责。
“平安。”
“嗯?”正在刻兔子的平安歪着头看着贺温玉。
贺温玉拍拍他的脑袋,默默说道,“哥对不起你。”
“没事。”平安回答道。他知道哥哥要做的是一件危险的事,他也知道,哥哥做的事是一件对的事。可是自己却帮不上太大的忙。唯一能做到的,便是患难与共。
因为父亲说过的,要他好好护着哥哥。
第二天,整个京城都炸开了锅。
贺温玉那篇论青苗法祸国殃民的谏文传遍朝廷上下、大街小巷。五百份还嫌少,许多书生纷纷抄写与众人传看。一天之内,京城至少流传出上万份谏文。
贺温玉往返于闹市与书馆,他又让弟弟加印一千份,准备分发到太学院等处,好来鼓动太学生同自己一起发倡议。
可是贺温玉没有想过,如此一个推广至全国的法案,后面会牵扯到多少数不清的利益关系。
一时之中间朝廷大震。某些在暗地里操控全局的人也开始坐立不安……
贺温玉站在会仙楼二楼,在他的周围,围了一大群人,多是不识字的平民。贺温玉把谏文念给众人听,他们其中许多正受青苗法之害,无不拍手称快。
“公子小心!”
忽然有一冷箭从窗户直直的朝贺温玉飞来。
贺温玉一个偏头,箭贴着耳朵飞了出去。
会仙楼一片大乱,众人落荒而逃。贺温玉往窗外望,正见几个人蒙着面提着刀往上跑。他忙下了楼,冲出后门,回头望望任槐等人,说道,“分头跑!”
十几个人分散开来,任槐等人都是虎背熊腰的汉子,跑起来就没了影。于是蒙面人开始集中追捕贺温玉。他穿一件白晃晃的衣衫,好认极了。
贺温玉专往人多的地方跑,没想到这群人肆无忌惮,光天化日之下也敢提着刀要人性命。
贺温玉跑了很久很久,他大口喘着气,喝着了一肚子的风,手捂着肚子跑。速度也越来越慢,只觉得自己头昏眼花,跑得几乎失去了意识。
终于,脚一软,他瘫坐在了地上。
恍恍惚惚的,看见许多人提着明晃晃的刀朝自己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