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奎的人已经来了,据天险力守,赵奎却迟迟不现身。
“夜长梦多。”谢宥说,“迟则生变。”
“过不去。”李渐鸿摇头,喃喃道,“须得另想办法,日子还有很长很长,黑甲军的性命,不能白费在这里。也不想再做无谓的杀戮了,权当给大陈积点德。”
“不像你。”谢宥瞥了李渐鸿一眼。
“我有个儿子。”李渐鸿朝谢宥说。
谢宥说:“明白了,暂且撤军。”
黑甲军、西北军全阵后退,退到剑门关前十二里外。
南方陷入胶着状态,古人道“剑门天下险”,赵奎在护卫皇室迁都之时,确实走了一着好棋,剑门易守难攻,要进西川,除汉中路与剑门之外别无捷径。只要这两路稳守,入川的道路便将被彻底阻截。
剑门关下水流湍急,尽是崇山峻岭,赵奎在两侧埋伏下了无数机关,李渐鸿若将手中所有兵力压上去,拼死一战,胜率不到三成。此时赵奎仍在等候,李渐鸿一方却已危机四伏。
所有势力都在盯着这场战争,李渐鸿的战果攸关汉、辽、西羌、元四族格局,剑门若久攻不下,大军便无法入主西川,于是南方大陈,将被这场战争一裂为二,再分为赵奎主掌的西陈与李渐鸿割据的东陈。陈国将因这场内战而分崩离析,引来更强大的对手。
“如果打不下来呢?”
“那他们就完了。”一名外族少年充满同情地说,“辽国哪容得他们再分治一次?”
“北有元人虎视眈眈。”又有人说,“南院定会先取江南,李渐鸿失去西川支持,黑甲军只打内战嘛,保护天子。他们不出玉璧关,也打不了游击与持久战,一旦我大辽再下江南,定是秋风扫落叶之势……”
众少年在辟雍馆内习练射箭,自元军进犯上京后,武术课赫然增加了分量,大家都不想任凭宰割,学骑射也愈发认真起来。
段岭听着侧旁的议论,沉默不语。
“若再分治一次。”又有人说,“李渐鸿就是南陈的千古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