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武独派进东宫常驻,当是一着对己方极有利的棋,武独可以接近太子,并搜集证据,供给牧旷达。
果然,牧旷达说:“徒弟,这乃是一举两得之事,为何还在推托?”
段岭知道这一次避不过去了,若再推托,牧旷达一定会起疑心,只得答道:“是,待武独回来,我一定劝劝他。”
牧旷达这才满意点头,观察段岭脸色,段岭又略觉不安。
“我这辈子,也就收了俩徒弟。”牧旷达说,“山儿,你与我有缘。”
段岭躬身跪伏在地。
牧旷达说:“更难得的是,你知我心意,旁的人,决计不敢像你在潼关一般先斩后奏。”
段岭答道:“都是师父所授。”
牧旷达倏然又话锋一转,说:“既知我心意,接下来的,料想也不必多说了。”
段岭心惊,知道牧旷达向来话里有话,这么说,一定是希望自己让武独进宫去,搜集证据,以便他布置驱策了。
“是。”段岭说。
不知不觉,自己竟与牧旷达上了同一条船,只不知来日当牧旷达知道自己才是真正太子时会怎么想。
外头昌流君咳了声,说:“相爷,郑彦来了。”
“喝过这杯茶。”牧旷达说,“收拾打点好,该做什么,都得准备,假也放过了,该给你的也都给了,能走到什么地方,全看你自己了。”
段岭接过牧旷达递过来的茶喝了,将空杯扣着,又朝他行了一礼,出去时见郑彦站在廊下。
“陛下召你进宫。”郑彦朝段岭说,“这就走吧。”
段岭已知缘由,却仍假装不明,问道:“什么事?”
“赏你饭吃。”郑彦笑着说。
段岭打量郑彦,一时不知是真是假,进得宫去,听见不远处人声鼎沸,虽已暮色重重,乌云密布,廊下滴着密集的雨水,今夜皇宫却十分热闹。
“到这儿来。”郑彦说。
段岭遥望远处人群,大多是年轻人,问:“他们是做什么的?”
“不关你的事。”郑彦答道,“莫要多问,也莫要四处瞅。”
郑彦将段岭带到一间空殿内,里头只有一张案几。
“坐。”郑彦吩咐道。
段岭便坐下,郑彦起身离开,段岭本能地觉得危险,说:“哎!你去哪儿?”
“去去就来。”郑彦的声音道。
段岭起身要离开,却听到郑彦在走廊里问:“准备好了么?”
“都备齐全了。”外头侍卫答道。
郑彦又进殿里来,手里却捧着一个食盒,当着段岭的面打开,四个格子,花团锦簇,侧旁一个碗,碗里盛着白汤,汤上漂着几片嫩绿的蒌蒿芽。段岭只认出其中一格是白米饭,米饭上还缀着一朵梨花。
段岭:“……”
“先吃吧。”郑彦搬了张椅子,坐在门外,从怀中取出一瓶酒。
“这……这是什么?”段岭诧异道,尝了一口,吃不出是什么,只知道鲜美异常。
“钱塘小炒肉,白菜芯,九味酿鲜藕。”郑彦懒洋洋地答道,“慢点吃,别噎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