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各臣陷入沉默,知道自己表现的机会到来,「陛下,臣有一建议。」周丞相慢条斯理的开口道。
「说说看。」哼!来了。就不怕你不上钩!
「臣推荐从三品归德将军带兵镇压叛乱军。归德将军吴考成领兵多年,对战场甚是熟悉,且其属下兵众屯集境内随时可派,就算抽出也不用担心边防失守。至于欧阳将军和张将军就不妨专心边防即可。」
这哪里是推荐,根本就已经是代替当今圣上做下了决定!从心里轻视年轻皇帝的周丞相。显然认为自己只要提出意见,盛凛帝就不得不尊重采纳。
「丞相一心保举这归德将军,说他领兵多年,但区区怎么没听说这吴将军有打过胜仗哪!既然他手下兵众调出也无问题,那不如交给陈尚书,让其领兵镇压叛乱军又如何?」云摩将军出言讽刺。
陈琛一听此言,赶紧出列,「臣愿意为陛下效劳,身先士卒在所不辞!」
「且慢!」年近六十仍旧野心勃勃的周丞相急了,又跨出一步,「欧阳将军此言差矣。归德将军吴考成领兵出战只有两次,难免会有经验不足之处,但经过这些年的操练,及借鉴他过往的经验,老臣相信他一定会不负圣上重托……」
「哼!你自己都说他经验不足,竟还敢让他领兵镇压乱军。丞相可知道这战车之重要,如果一战败之,不但有损我大亚皇朝威望,更增对方气势,也让边境各国低看我国战斗力,进而大胆侵略。到时内外夹攻,丞相可愿承担这恶果?」
「欧阳飞!你个黄口小儿!圣上看在你是个将材的分上,才没有把你和李太师一帮贼子一并处死问罪,如今你自以为得到圣上重用,便不把老夫放在眼里了么?」周丞相气得胡子直翘。
「不把你放在眼里又怎样?我的罪是陛下免的,又不是得你之助。还是你认为你的面子比皇上还要重要,让我不顾皇上也要先顾你啊?」
看来,这云摩将军欧阳飞也不是个好惹的人物。
「你你你,你胡说些什么!」怎么样表面也要维持君臣之礼的周丞相,虽然心里是这样想,可表面上哪敢就这样表示出来。
「好了,你们都别吵了!陈琛你给朕留守京都,欧阳将军及张从将给朕守好边防。」
听到这里,周丞相乐了,看!小皇帝还不是要给我个面子!正想谢恩,忽听当今天子继续说道:
「既然这归德将军领兵经验不足,且又连吃败仗,让他做将领朕也无法放心。周丞相,你看这样可好?」
周丞相不知他心里藏的什么葫芦,「听凭圣上吩咐。」
呵呵,如果你真的听凭朕吩咐就好!「周爱卿刚刚说,这归德将军所率兵众抽出也无妨,那么,此次镇压,朕准备御驾亲征!来人!传归德将军吴孝成!」
「什么?陛下!」周丞相和一干不知情者人惊失色。
「此次由朕亲自带兵,平定内乱扬吾国威!归德将军帐下三十万军马,皆调归寡人阵下!诸臣有何异议?」谁敢提出异议试试看!
「陛下三思啊!您是一国之尊,万金之体,怎可登基不久就御驾亲征?如有什么万一……」周丞相不怕死的提出异议。
「怎么,丞相不信寡人治军之力?还是你想让归德将军领兵,手握大权,坐在朕的头上指挥大局?」言辞已相当锋利,表情也变得危险。
「老臣不敢。」周丞相后背急得冒汗,却又不知如何是好!如果不同意让吴孝成交出兵权,人概立刻就会被当廷治以藐视圣意之罪。
可如果同意,这兵权就要交出,将来还有无收回的机会,当真就只有天知道了!唔,看来这小皇帝要比想象中难缠得多!得想别的法子来控制他。
周丞相决定今夜想法子觐见当今太后、他的女儿,寻思对策。
话说经过一个月操练,盛凛帝带着三十万大军御驾亲征,所过州境万民观之,或有恐惧或有愤恨,迎接皇帝大军到来的心情各有不同。但大多数都抱着对该军敬而远之,只是观望,没有欢迎的意味。
唐池把这些默默看在眼中,心中思索着,怎样才能通过这次叛乱军的镇压,不但不增加人民的反感度,反而从中让百姓对新帝盛凛产生好感和敬畏。
三十万大军。十万屯集在中州洛阳待命,十万绕道河道上游截断叛乱军后退之路,另有十万由盛凛帝亲率攻打被攻下城池。
皇朝大军大营。夜,亥时。
「陛下,微臣唐池求见。」
「进来!」
「谢陛下。」帐营被掀开,有人低头而入。
「这么晚了你还不睡,跑来做什么?」盛凛帝正在翻阅作战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