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济懊恼的皱起了眉,想要改变,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但也不能自暴自弃,要尽力抢救啊,王济开始关心的问了卫玠一连串的问题:“一路还顺利吗?身体怎么样?疾医诊过脉了吗?”
卫玠点点头,一切顺利,身体很好,疾医都给他诊过脉了。
王济又想招呼卫玠吃东西,却发现……他这里一点除了酒,就是五石散,没有任何东西适合给孩子吃:“来人!”
“不用了,舅舅,我刚刚在聿(yu)哥那里才吃过。”
“阿聿?他找你做什么?”王济皱眉,王聿是他的庶幼子,比卫璪还要大一岁,因母亲早逝,曾养在常山公主身边一段日子。不过开蒙之后,王聿就被王济扔给了父母照顾,他自己则带着常山公主搬去了北邙逍遥快活,“他今天不上学吗?怎么在家里?!”
卫玠赶忙给他可怜的表哥解释:“是舅母让卓哥和聿哥请了半日假陪我玩的。”
“哦哦,那就玩吧,开心吗?”王济一听这话,立刻转变了态度,他对庶子不甚看重,觉得他们连一个小拇指都比不过卫玠。
卫玠的内心却很复杂,舅舅你这样的态度,是成心不想让我和你儿子交好了是吗?qaq
常山公主无子,王济和她的爵位很可能就会让庶子继承,而人选嘛,从这次常山公主的态度里已经十分明显了,王卓与王聿。这二人年龄都不大,却早早显露了才华,又都小小年纪就没了母亲,只能依靠于常山公主这个嫡母。
王济脑补了一下与他有几分相似的王卓、王聿与卫玠在一起的画面,觉得这不是他阿兄和他儿时的样子?莫名的心情就好了几分,难得问起了他儿子的日常。
“阿卓和阿聿都与你玩了什么?”
“讲故事。”卫玠可以发誓,王卓和王聿绝对是事先请教过了枣哥,这才准备了这么一个既不会累到卫玠又能打发时间的活动。
王济对两个儿子更满意了,能想到要照顾卫玠的身体:“都讲了什么故事啊?”
“讲了舅舅年轻时的故事,说舅舅勇力绝人,气盖一时,有名当世,与二姨夫(和峤)及大姨夫(裴楷)齐名(改编自《晋书》选段)。”很显然王卓和王聿这是在想借着卫玠之口,来隐晦的对王济表达他们对父亲的孺慕之情。卫玠也乐于做回好人,顺水推舟。
卫玠原原本本复述了王卓与王聿告诉他的有关于王济之前的小故事。
讲真,王二舅真的是个很有故事的boy,围绕在他身边发生的或奇葩或神奇的往事,说上一天一夜都说不完,最主要的是这些事都是有资格被记在《晋书》or《世说新语》里的。
简直是分分钟就引领一个潮流有木有!
自带某种pikapika的闪亮气场,天生就具有话题性。如果在未来混娱乐圈,那就是让人想忘记他都不可能的争议王。
因为王济虽然有放浪形骸的一面,却也有不少为人津津乐道的才华往事。
王济在听卫玠说了这些之后,果然更开心了,因为那是他最辉煌的时候,也因为此时的他最需要的就是这样被人崇拜依赖的肯定。等卫玠说的口干舌燥之后,王济便开心的把王卓与王聿也叫了来,在考问了一番他们最近的学业后,更是耐心的陪着三个孩子玩了一下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