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跋六修因地制宜,在城内原有的几座高楼之上,缚木连接,昼夜瞭望。
一边势在必得,一边严防死守。
大战一触即发。
拓跋六修很高兴,他们这边不怕对方攻城,怕的就是他们不打。
作者有话要说:蠢作者是战争废,文中的围城之战,参考了玉璧之战和睢阳之战,望周知。><
感谢“白羽浅浅”亲每章都有的地雷,2个
感谢“楚昭羲”亲每章都会有的地雷,2个
感谢“我已”亲每章都有的地雷,1个
感谢“dmeter”亲每章都会有的地雷,2个
感谢“谰言”亲每天都会有的地雷,1个
感谢“小藝射日”亲每章都会有的地雷,2个
感谢“孽障,给朕跪下扔了1个地雷
☆、第179章古代一百七十七点都不友好:
打仗这种事情,卫玠没什么经验,也不想有此相关经验。但是事到临头,他也只能硬着头皮上了。
幸好,生活就是这么一种“随时随地认识新shǎ • bī”的社交活动。卫玠不懂打仗没关系,敌军比他更不懂。
见魏兴郡这边城楼高架的高度始终比城西的土丘高,高句丽的首领就怒了,专门找了个精通汉语的、嗓门大的壮汉,替他在魏兴郡城下喊话:“纵尔缚楼至天,我会穿城取尔!”
这是怎么个意思呢?就是高句丽的首领告诉魏兴郡的首领,纵使你把城楼上架高到天上又如何?我难道不会改成穿凿地洞,攻破城墙,使得你们投降吗?
卫玠当时就在城楼之上,和拓跋六修一起听到了对方的喊话,他听完整个人都懵了。
因为……
“对方就这么轻而易举的把他们接下来的战术告诉咱们了?”卫玠一脸的不可置信。
拓跋六修很喜欢卫玠的用词——咱们。
卫玠见拓跋六修不答,蹙眉,转而很快又想到了什么:“还是说他们这是在反其道行之,故意迷惑咱们?”
“不,”拓跋六修用多年对敌经验回答卫玠,“不要想太多,他们说的是真的。”
记录了南北朝时期历史的《魏书》上,也提到过类似的战役。东魏丞相高欢讨伐西魏,要攻打战略要地玉璧,高欢攻,韦孝宽守,然后高欢就派人在城下喊话,提前剧透了接下来的军事部署。结果显而易见,高欢屡战屡败,始终没能攻克玉璧,东魏伤亡惨重,高欢忧愤成疾,死了。
“好、好耿直。”卫玠真的不太适应古代的这种战争模式。
卫玠小时候看三国的一些片段时,就不太能够理解,剧中人的做法:你出一员大将,我出一员大将,大家在城下做过一场,赢了继续,输了回家。怎么会有这么直白的战争呢?如今一朝穿到魏晋,卫玠发现魏晋也没比三国好上多少。最起码和现代那种谍战情报层出不穷的战争片,有着一个银河系的距离。
“你可以直接说他们傻。”拓跋六修总是这么一针见血。
然后?
然后,高句丽和疆胡的士兵就真的开始欢天喜、昼夜不息地挖起了隧道,在魏兴郡城东和城南的下游处,足足挖了十几道之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