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钢铁那些,那可是保卫家园要用的东西,自然不可能外卖。他们现在对外能输出的东西几乎没有。别看人工养鱼、养鸡搞得如火如荼的,但要供养这多百姓和军队,所以能往外发卖的农产品也是数量有限。
但盐就不一样了。根据杨瑛的预估,海水提灌到饱和池,饱和的时间大概需要一个月。海水一旦饱和,升华后,制卤等工作就能快许多。在气候好的时候,一亩盐池一天最少能产五六百斤盐,多的时候甚至能上千斤。
而海水饱和这事,也就第一次需要等待。后面每日不停地提灌,也就不需要等那么长的时间了。
曹肃与杨瑛骑马出行,很快便到了盐场。在水车轮被造出来前,其实工匠们已经靠手提肩抗的方式,依靠人海战术,将几个饱和池都灌满了海水。所以,等杨瑛到达的时候,盐田里已经出盐了。
负责盐田管理的是陈留跟来的老人,名叫严实。因着有挖井盐制卤的经验,所以便被杨瑛委派,负责青州盐场的事宜。
严实今年四十有二,因着过去吃了太多苦,所以看着像五十多人似的,比较苍老。不过这两年跟着杨瑛,生活安定下来后,身体倒还挺健康。
见到杨瑛快来,他飞快上前,躬身作揖后便激动地道:“主公,先生,昨个儿就产盐了,我们称了下,一亩地有八百斤盐!是先生老家那儿的八百斤!”
杨瑛往着严实黑黝黝的脸,道:“老严叔,你最近辛苦了,可要注意休息啊。”
严实心里一阵感动。没有急着问他盐如何,先关心他的身体,这样的人有什么理由不追随?
连连拱手作揖,“多谢先生挂碍。小人跟了您后,天天能吃饱饭,还有肉吃,这身体健得跟牛似的!”
说着还弯起手臂,用力拍了拍,惹得曹肃都笑了。
笑过后,严实便引着曹杨两人去盐田边,边走还边介绍道:“我们寅时中就起来收盐了,一直干到下午申时。太阳晒,就分了两班,都是按先生要求做的,没苛待这些来帮我们干活的乡亲。”
顿了顿又道:“就是青州这地方肉贵,所以小人就私自做主,三天吃一次肉食,平常时候吃海鱼。”
说着便拱手,“还望先生主公恕罪。”
曹肃点点头,“如今条件艰难,只能要保证干活的民夫都有荤腥就行。我与玉贞既将盐场的事交给你,这相关的人事、后勤安排上你看着调整就是,不必汇报。”
顿了下又道:“不过就一点,绝对不能克扣工人的伙食。干活辛苦,要保证能吃饱。”
“主公放心,小人也是贫苦百姓出身,知道大家的难处,定不会做这等下作事的。”
一路说着话,很快便到了盐田边。曹肃等人瞪大眼,只觉目光所及之处无词可表,唯有震撼二字在心间!
放眼望去,盐场仿似没有边际似的,仿似与海天相连了一般。明明烈日当头,可入目之处却宛若冬日雪飘。洁白的盐在阳光上反射着迷人的光芒,仿似一座座雪山。在“雪山”上,天空碧蓝,几朵白云掠过天际时,仿似整个盐田成了人间仙境般,美丽的同时又壮丽多姿得让人震撼。
“这,这都是盐?”
曹肃有些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盐堆成了山,这是什么概念?
“主公,这些都是盐。这处的盐池有一百亩,我们找了很多乡亲过来帮忙,光靠我们这些工人完全来不及做。麻袋已经全部准备好了,一些婶娘都来帮忙装盐……”
说起盐,严实就像换了个人似的,再也不见小民身上的畏畏缩缩。那张黑黝黝的脸上闪着自信的光芒,说话也略显有些激动。
“我们统计过了,平均亩产800斤,也就是咱们大昭的1600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