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卷官请示过天子,受卷官和掌卷官自殿前开始收卷。除被天子收走的八份,二百九十五份策论收齐,皆交由弥封官封存。
中官撤去桌椅,众明经起身跪拜天子,由小黄门牵引退出大殿。
夜色渐浓,宫室陆续掌灯。
提灯的中官行在两侧,火光照牵出一道长龙,映着红墙绿瓦,脊上坐兽,别有一番沉厚底蕴。
比起来时,众人心境皆已不同。
多年寒窗苦读,日夜不辍,现今终有所成。当可慰藉先祖,无愧父母族人期盼,荣耀乡里。
最为人羡慕者,仍是谢丕同杨瓒。
前者得天子正名,一甲已定,区别只在状元榜眼探花。后者得天子赐字,哪怕仍在二甲,入朝之后也可顺风顺水,青云直上,非他人可比。
行在宫内,自不好多说。但不少人已打定主意,出宫之后必要设宴相请,不能如王忠李淳等与之莫逆,也要混个脸熟。
拜座师,意味着在朝中站队,或多或少都有风险。和杨瓒攀交,则是向天子靠拢,非但没有风险,反而大有裨益。
行经奉天门,城门卫已换岗。
杨瓒留心瞅了瞅,没见到锦衣千户,微有些失望。
摇了摇头,当下告辞众人,同李淳程文三人结伴,向客栈行去。
夜风拂面,星月披肩。
行经处,不闻人声,唯有灯火阑珊。
第十九章拿人
殿试之后,京城内的流言不再甚嚣尘土,而是渐渐平息。
奉天子之命,为免打草惊蛇,锦衣卫暗中在城中寻访。正要寻到源头,线索忽然中断,连最初妄言的几名举子都消失无踪。
得校尉回报,锦衣卫指挥使牟斌当即震怒。
几个大活人就这样莫名其妙的消失?
“继续查!”
“掘地三尺,也必须把人找出来!”
牟斌一声令下,北镇抚司的千户齐出,循着蛛丝马迹找到城北,却再次失去线索。
天子还等着消息,东厂在一边看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