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女生耽美>帝师> 第39章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39章(1 / 2)

大理寺卿沉默。

左右少卿无语。

连刚正不阿,坚决不向恶势力低头的邓寺丞也是默然。

蒙天子回护,一干重臣折节下士的今科探花,翰林院编修,会是不亲不孝,丧德败行之人?

这状纸还怎么复问?案子还怎么复审?

杨寺卿猛然想起,杨编修不只是今科探花,更得天子赐字,赞其有君子之德。

多方联系起来,告状之人哪里是要拉杨瓒下马,分明是想扇整个朝廷巴掌,甚至是和天子过不去!

越想越是心惊,杨寺丞牙齿咬得咯吱作响。心中发誓:如果涿鹿县令当面,他绝对会把这张状子团成团,塞进对方嘴里。

让你自作聪明,让你祸水东移,给本官吞下去!

吞不下去?

硬塞也要塞进去!

见到堂上一摞帖子,扶安也很是惊讶。仔细一想,又瞬间恍悟。

杨瓒被召乾清宫觐见,内阁六部必已得到消息。如刘阁老和马尚书等,都是历经宦海的人精,无需细想都能明白天子的意思。

原本,杨瓒这事便可大可小。

往大了说,斩衰殿试,甚至可言欺君。

往小了讲,杨瓒身在京中,距涿鹿县百里之遥,消息难通。族中殿试之后方才发丧,稍微含糊一些,自可从容脱身。

既然天子不欲问责,何妨做个顺水人情。

相对的,状告杨瓒之人却要倒大霉。

大理寺不能重判杨瓒,否则就是和天子,和内阁过不去。

一口气憋在心里,向哪里发?

涿鹿县衙按规章办事,不能大动干戈。想出气,只能寻那“无事生非”的源头!

杨寺卿坐在堂上,咳嗽一声。

杨瓒立在堂下,正要行礼,却被止住。

“涿鹿县衙递送文书著明,杨氏族中之事,杨编修并不知情。且于殿试后发丧,亦无斩衰面君之过。”

这张状子就是个烫手山芋,涿鹿县衙送到大理寺,大理寺原样又扔了回去。

不知者不罪。

天子都不问责,阁老尚书也摆明态度,他又何必在这讨人厌烦?

再者言,杨瓒被选弘文馆为太子讲习,若是判其不亲不孝,实乃无德之人,天子和太子都将颜面无存。

久经官场沉浮,杨寺卿知晓一个道理,该糊涂的时候绝不能精明过头。

按照涿鹿县递送的文书,杨瓒实无大过。若要追究,口头斥责一番即可。能将这个烫手山芋囫囵个礼送出大理寺,简直是求之不得。

于是乎,杨寺卿手一挥,杨编修实为被人诬陷,诬告之人着实可恨,大理寺必下令明察!

潜台词:不死也要脱层皮!再不解恨,骨头敲碎!

扶安笑着同杨瓒告辞,回宫禀报天子。

杨瓒在大理寺门口站了一会,忽然回过神,对送他离开的寺正道:“敢问刘寺正,可知北镇抚司怎么走?”

刘寺正看着杨瓒的眼神,完全是在看一个疯子。

这位杨编修到底在想什么,大理寺走一趟不算,还要到北镇抚司一游?

第三十一章找上锦衣卫的杨编修

锦衣卫属上十二卫,下设南北镇抚司,同金吾卫、羽林卫、府军卫、虎贲卫等同为天子亲军,拱卫京师重地。

南镇抚司掌锦衣卫内部事务,专辖本卫法纪。

北镇抚司掌诏狱,奉天子钦命,可不经刑部大理寺对犯罪官员进行追查、逮捕、审讯乃至处刑。

南北两镇抚司各掌所司,各辖卫所。

锦衣卫指挥使牟斌常在北镇抚司,顾卿以功臣之后,领承天门指挥千户所,主管诏狱,权柄不在同知佥事之下。

杨瓒向刘寺正一番打听,确定自己不会走错,方才告辞离开。

目送杨编修的背影远去,刘寺正再次确定,这位杨小探花着实有胆,非一般人可比。

弘治朝的厂卫少动刑罚,称得上遵纪守法,指挥使牟斌亦是十分正直,有个不错的名声。但也没见哪个朝官闲着没事干,主动找上锦衣卫。

南镇抚司也就算了,偏偏是北镇抚司,还是主管诏狱的那一位!

吃饱了撑的吗?

“果真是年头不对?”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