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奈何,只能如实禀报京中来的大理寺寺正。
“真不见了?”
“小的不敢瞒骗上官。”
寺正举棋不定,衙差烦天恼地,忽有一名随行的皂吏走过来,低声道:“老爷,牢里那个闫大郎知道刘氏女的去处。”
“他知道?”
“是。”
“可是诳言?”
“小的打眼瞅着,不像有假。小的还听说,那刘氏女离开舅家之前,似乎做了什么事,坑了闫家。现如今,那对母子都对她恨之入骨,应不会为其遮掩。”
“好。”寺正当即道,“带上来!”
闫大郎在牢中愁困多日,愤恨郁积。眼尾爬上皱纹,鬓角生出白发,被酒色掏空的身子愈发瘦骨嶙峋。
两日后,他便要同充军的刘氏族人一同启程。前者戍北,多少还有归乡的盼头。他却是往西南瘴疠之地,遇赦不赦,至死不能回乡。
“尔知刘氏女下落?”
“回寺正的话,罪人只是猜测。”
“大胆!”
寺正生怒,以为闫大郎是故意骗他,看向皂吏的目光也极为不善。
闫大郎跪在地上,面容枯槁,眼中却燃着不灭的恨意。
“罪人不敢妄言,虽是猜测,实有几分把握。”
“哦?”
寺正暂压下怒火,皱眉听闫大郎讲述。待听到“晋王府”三个字,表情立时产生了变化。
“晋王府?”
闫大郎点头,道:“自刘红离开,罪人便令家人在城中搜寻。思其未有户籍路引,必不能走远。然多日苦寻未果,最大的可能,便是其已离城。”
“继续讲。”
“那几日,正逢晋王府采买奴婢舞女,官牙私牙闻风而动,更有村人送女进城,刘红极可能伪造身份,被牙婆卖入晋王府。”
“区区一个弱女,竟有这等本事?”
“大人莫要小看此女。”闫大郎咬牙切齿道,“其心性狠毒狡诈,最擅博人怜心。罪人兄弟便是吃了大亏,落得个流放下场。其父又是县衙典史,多番伪造户籍文书,她必知晓一二。不能做到天衣无缝,骗过几个牙婆,想是极为容易。”
寺正沉吟片刻,令皂吏将闫大郎带下去。
晋王府树大根深,自洪武朝便镇守北疆。虽手持官文,依律办事,堂堂藩王府也不是一个六品京官能轻易得罪。
然此案关系重大,知道线索,不能不查。
斟酌许久,寺正提笔写了一封密信,遣人直送怀来卫,交由卫中的锦衣卫镇抚。
“切记,路上莫要耽搁!”
“是!”
护卫领命,飞身上马,疾驰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