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油大门开启,门房恭敬迎出,言日间有数名翰林院编修名帖送至,都在书房。
“翰林院编修?”
“是。有两三人还带了礼,小的没敢留。”
杨瓒微感诧异,仔细一想,也就明白了。
“这事你办得不错。”杨瓒递过一个纸包,“这是西街那家点心铺的豆糕,我买得多了些,你也尝尝。”
“谢老爷!”
门房年近半百,两子皆命丧鞑子之手,如今只和孙儿相依为命。经牙人介绍,才得了这份差事。工钱不说,每次杨瓒买回点心零嘴,都能得上一份。单是这份心意,就比铜钱银角更让他欢喜。
当夜,杨土抱着油纸袋,吃得肚子滚圆。
杨瓒看得好笑,这孩子当真好哄。
“四郎莫要笑我。”杨土抹抹嘴,“这些日子是我不好,我再不敢了。”
“不敢了?”
“不敢了。”杨土通红着脸,小心道,“那个,求四郎千万不要告诉我爹娘。”
“好,不说。”
杨瓒心情正好,晓得杨土的爹娘“擅使棍棒”,又始终记挂杨家之恩,如果知道杨土任性,九成九会来一场双打教育。
得到杨瓒许诺,杨土放下心事,一口气又吃下两张炊饼,差点连路都走不动。
见状,杨瓒终于没忍住,喷笑出声。
二更时,烛火熄灭,杨土躺在榻上,很快沉入梦乡。
更夫提着灯笼,敲着更鼓,从街上走过。
黑暗处,两个鬼祟的身影摸到墙边,静静伏下。
时至三更,除了更鼓,万籁俱寂。
黑影终于动了。
刺鼻的火油味随风飘散,一个黑影取出火折子,吹亮之后,直接扔到火油之上。
“走!”
夜风飞卷,橙色火光蔓延墙垣,沿着木门攀升,顷刻包拢整间门廊,赤光冲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