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下去,还有什么奔头?
缩在车厢,杨侍读为身高烦恼。苦闷之余,焦躁之情被冲淡不少。
车外几人合力,将车轮推出陷坑,马车继续前行。
有老骡引路,紧赶慢赶,天将擦黑,总算赶到怀来卫。
同白羊口卫相似,卫所的墙垣被大雪压垮,卫中的地堡也有损毁。
泥砖冻得结实,朝廷又三令五申,不得随意砍伐附近树木,修补边墙的材料不足,卫中指挥正发愁。
看到缺损一大片,像是被巨兽咬开豁口的墙垣,杨瓒提笔写下一封书信,请引路的文吏送至指挥处。
得信不久,郭指挥亲自来见,当面向杨瓒道谢。
“指挥使万万不可!”
怀来卫指挥使是正三品,杨瓒仅是正五品。即便翰林清贵,文官地位高于武官,品级也相差太多。
真受了对方的礼,说不得又是一桩把柄。
“杨侍读雪中送炭,本官实不知当如何感谢。”郭指挥使道,“杨侍读回京之后,可持本官名帖至武定侯府,事无大小,必不推辞。”
“下官愚钝,敢问武定侯同指挥是?”
“武定侯是我大哥。”
郭指挥使爽朗一笑,用力拍了拍杨瓒的背,告辞离去,连夜安排人铲雪堆砌,浇水铸墙。
房门关上,杨瓒反手揉着肩背,一阵呲牙咧嘴。看着强塞到手里的名帖,唯有苦笑。
武将粗莽,不谙心机?
当真的话,早晚都会倒大霉。
郭牧此举,的确是为了感谢,然也在无形之中,将他同武定侯府“联系”起来。
收起名帖,杨瓒有些后悔,自己干嘛要多此一举。
与之相对,郭牧则是心情大好。
文官不屑同锦衣卫相交,多认为杨瓒甘同鹰犬为伍,实是离经叛道。武官却没那么多忌讳。
锦衣卫属天子亲军,亦归武官体系。
自国朝开立,南北镇抚司之内,上自指挥同知,下至千户百户,多出自勋贵功臣之家。早些年,郭牧也曾在锦衣卫中“挂职”。
难得有文官愿意同武臣结交,又是天子亲信之人,机会送上门,不赶紧抓紧,还要往外推不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