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嘘!别说话,正讲到朝鲜……昏聩?顾卿家少会如此评议他人。”
听得兴起,朱厚照直接朝张永等摆手。
不许出声,不许动。
都给朕安静些!
室内的声音忽然停了。
原因很简单,门上有缝隙,木刻花纹之间镶嵌着琉璃。阳光正好,一个大活人趴在门上,看不到才奇怪。
如此肆无忌惮,敢在宫城内帘窥壁听,除天子之外,不做他想。
揭穿还是沉默?
天子会否恼羞成怒,将三人下狱?
装了半晌糊涂,终于装不下去。
杨瓒当先起身,径直走到门边,咳嗽几声,提醒门外的少年天子,已经被发现,别趴门了,进来听吧。
听到声音,朱厚照直起身,全无半点尴尬。
无需中官上前,自顾自推开房门,笑道:“杨先生,倭国朝鲜之事甚是有趣。今日讲读,便以此为章,如何?”
三人行礼,听朱厚照所言,都不禁苦笑。
今上果非常人,单是这份“厚脸皮”,即非他人可比。
遥想初入弘文馆,套着《论语》封皮的《莺莺传》,杨瓒最是感慨。
如此心宽,当真是不容易。
“陛下,臣等尚需轮值,暂且告退。”
“不忙。”朱厚照行到桌后,未等坐下,伺候的中官已送上茶水糕点,“各地未送官文,兵部无事禀奏,谢卿家去了只能枯坐,也是无聊,不如留下。”
谢丕:“……”
这是身为一国之君该说的话吗?
“国子监正月不开讲,武学有训导在,顾卿家也留下,同朕讲朝鲜之事,如何?”
顾晣臣:“……”
能让老实人无语,朱厚照的确有才。
看看兴致勃勃,正自毁形象的少年天子,再看看僵立当场,万分无语的两位同僚,杨瓒摇摇头,很想告诉两位仁兄,只是情商高、智商超人还不够,需得不断提高心理承受能力,增强抗压水平,才能扎根正德朝,君臣相得,做出一番事业。
两位是否能听进去……都是聪明人,想必不用多说。
天子开口,谢丕顾晣臣自当从命,想走也不可能。
奉皇命旷工,追忆历代先帝,回溯百年皇朝,实打实的头一份。
“张伴伴,再送几盘糕点,不要温茶,送蜜水。”
朱厚照兴致起来,大有长谈之势。
朱厚照饭量大,还喜甜食,上朝都要偷吃几块。这么吃,不见没长胖,只有个头不断拔高,杨侍读当真是羡慕。
糕点送上,房门关好。
朱厚照端正坐在案后,等待开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