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况,王华还是状元。
杨瓒被点探花,总有几分运气在内,王状元及第,实打实全仗自身学问,碾压一众英才。
能教育出王守仁这样的神人,做爹的不是心有七窍,也是学霸范本。
至于奏疏中的其他内容,涉及“奉旨走私”“远航外邦”等条目,王侍郎为条件所限,纵然想破脑袋,也不会想到。
即便是想到,也不会在朝堂上提及。
除非想和全体文官割袍,与所有旧友断义。
“王卿家之言甚和朕意。诸卿以为如何?”
又是以为如何!
左右文武,殿中百官,没人敢提出言反对,唯有拱手。
“陛下圣明!”
多数人都看明白了,今天这事,是答应也得答应,不答应也得答应。
天子手握贪贿证据,便是悬在众人头顶的一把利刃。
长刀落下,不过人头点地。始终这么悬着,才真正是揪心。
反对声消失,兵部附议,工部出人,户部自要出钱。
没钱?
谁敢再提这两个字,绝对是脑袋被门夹了。
当日早朝,在群情激奋中开始,于君臣相谐中结束。
朱厚照达成目的,敕令当天下达,遣快马送往江浙。
群臣走出奉天殿,本晴朗无云的天空,骤起一阵惊雷。
李东阳,刘健和谢迁转道文渊阁,六部官员各回衙门。谢迁往弘文馆为天子讲习,顾晣臣冒雨出城,策马赶往武学。
天子未回乾清宫,命张永备车。
“朕去豹房。”
“张伴伴随驾,谷伴伴去尚膳监,问一问,皇后用的补汤可好。再去太医院,问问刘院判,皇后用膳还有什么忌讳。”
“是。”
“南边又送来不少好东西,有番人从海外带回的谷物。等朕回宫,让御膳房做了,朕想看看,番邦的东西,和大明有什么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