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王不臣,上表请复护卫,实为谋反?
安化王早有反意,多次口出不敬天子之言?
半数以上的宗室违圣祖高皇帝法令,从事商途,地方官员亦被牵涉?
一切有往来书信为证?
天子高坐龙椅,恰如稳坐钓鱼台,俯视庙堂百相,群臣争执。
晋王府长史跪在奉天殿中,脸色煞白,抖个不停。汗水滚落,犹如雨下,顷刻湿透衣襟。
群臣吵过小半个时辰,火药味越来越重,几乎要当殿动手。
朱厚照终于咳嗽一声,轻飘飘落下四个字:“朕知道了。”
知道了?
内阁六部,武将勋贵,齐刷刷仰望天子,这算什么?
是斥是罚,是贬谪是流放,是杀头是凌迟,好歹给个准话。大家也有个标准,否则,谁也说服不了谁,只能继续吵下去。
众人满怀期待,朱厚照却闭紧嘴巴,咬着尚膳监新制的甘薯条,摆摆手。
刘瑾会意,抢在张永之前,上前半步,扯开嗓子,“有事禀奏,无事退朝!”
翻译过来,换话题。
接连三日,围绕晋王上表,藩王不臣,宗室走私之事,早朝午朝吵成一团,乱成一锅粥。
奉天殿和西角门吵不出结果,轮值时,口沫飞溅,继续吵。
动嘴不过瘾,直接撸起袖子,以力服人。
从两人到四人,从值房到廊下。
绯袍和青袍打得热闹,六部九卿集体参与。
一位尚书,四位侍郎,部下官员若干,接连光荣倒下。穿着绿袍的小官,不入流的文吏,远远避开战场,抱团躲在角落,小动物一般瑟瑟发抖。
上官凶猛,着实威武,吾等弗如!
翌日上朝,文臣队列少去半截,天子诧异,询问得知,要么偶感风寒,要么微染小恙,全都告假。
咬着甘薯条,朱厚照撇嘴。
李院使都告诉他,兵部侍郎扭腰,礼部尚书脸肿,都察院右都御史崴脚,特地请他贴的膏药。
偶然风寒?
分明是打群架负伤!
文官陆续告病,声音渐弱。武将趁机请示,旁人不提,宁王得先帝厚恩,却生不臣之意,良心大大的坏了,理当派兵征讨。
“臣请缨,率京卫两千,械拿入京!”
文臣回过味来,全体瞪眼。
自家内部不和,竟给这些厮杀汉钻了空子!
出乎预料,朱厚照嚼着甘薯,仍是四个字:“朕知道了。”
轻轻松松,将请命的国公打发回队列,令张永捧出甘薯,同群臣商讨,如何在京畿推广种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