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忠仍在高声叫骂,朱棣却不再看他,“瑄儿,你亲自送宋都督一程。”
“遵令!”
宋忠被拉出帐外,在营门之前,沈瑄亲手执刀,宋忠恨道:“当初,老夫该亲手杀了你!”
刀光闪过,失去了头颅的身体倒在地上,断颈中仍不断喷涌出鲜血。
孟清和看着死去的宋忠,并不如想象中的高兴,甚至没有在城下骂人时的爽快。
他不愿去想为什么,也不能去想。
只是看着沈瑄,对上那双黑色的眸子,心突然变得沉静。
走上这条路,是他自己的选择。
既然选了,就不能后悔!
宋忠战败的消息传到南京,朝廷再次震动。
没人认为宋忠能战胜燕王,却也没想到他会败得这么快。
伴随着宋忠的死讯,还有通州,蓟州,遵化,永平相继失陷的消息。
建文帝当即下令,征讨燕王的大军即刻出发。不能等了,火烧眉毛了,再等燕王就要打到南京了。
大军尚未全部集结,粮草骡马也集中有限,可皇帝下令,佩大将军印的长兴侯耿炳文也不能有二话。
为激励士气,建文帝亲自送耿炳文出征。但对耿炳文和军中将领来说,他来了,真不如不来!
皇帝当着众人的面,竟然说出一句“勿使朕背负杀亲之名。”
听听,这叫什么话?
不杀亲,就是不杀燕王。
皇帝亲口下令不能伤害对方主帅,这仗还怎么打?
耿炳文无语了,他开始后悔,怎么没早点退休,偏要摊上这么件事!
可皇帝金口玉言,不能不听。
长兴侯只能长叹一声,在建文帝的殷切期盼中,带领号称三十万,实际只有十三万的朝廷军队,满怀心事的出发了。
☆、第五十二章
朝廷大军出发不久,消息就传到了燕王耳中。包括统兵将领,大军人数,甚至连建文帝送大军出征时说的那句话,都清楚明白的写在纸上,送到燕王面前。
“一门之内,自极兵威,不祥之极。今尔将士与燕王对垒,务体此意,毋使朕有杀亲之名。”
看到此言,燕王只有冷笑。
他这个侄子读书读傻了,如此自作聪明,当真是愚蠢至极。老爹没教过他的东西,做叔叔的应该教一教,做了-婊-子就别想立牌坊,想占便宜总得付出代价。
当即派人前往南京,与送出消息的人秘密联络,随时关注朝廷动向。
自燕王举兵,北平城内的朝廷耳目几乎被杀得一干二净,还活着的多倒戈燕王成了反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