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女生耽美>清和> 第322章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322章(3 / 4)

朱棣为了正名,整天把高皇帝和高皇后挂在嘴边,此事若传出去,无异于在他脸上狠扇巴掌。

如果是通过锦衣卫的口传出去,情况更加严重。

纪纲下定决心,回京之后,哪怕冒着被杨铎猜忌的风险,也要把李千户踢走,能踢出锦衣卫的队伍,更好。有这样一个人在身边,早晚会被牵累。

脑子里转过许多念头,纪纲的表情却始终没有太大变化。

“李公公,请。”

“纪同知请。”

纪纲客气,李进比他更客气。能得侯显赏识,由尚宝监擢升司礼监,观事看人没点眼力价可不行。

锦衣卫没有给朱穗上枷,只除掉冕服,将他关进了囚车。

朱穗的家眷也要一同上京。从皇族贬为庶人,除了谷王妃和一双儿女乘坐青布马车,余下的王府家眷都要依靠双脚走到京城。

养尊处优多年,怎堪路途疲累。

锦衣卫没有苛待王府家眷,途中还是有女眷晕倒。哭闹装死毫无用处,被救醒,仍要跟着队伍继续走。连往日里颇受谷王宠爱,几乎要同王妃分庭抗礼的侧妃也是一样。

朱穗一家被押往京师,南京城里的朱高炽已经收拾好行李,准备南下。

乍一看,平王改封算不得大事。

洪武帝的二十多个儿子,分封到北疆西南的不在少数,中途改封者不下五人。

定国安邦,戍边守土,保朱氏江山,这是大明太-祖高皇帝定下的国策。

不能承担重责,或是做得太好,需要到国家最需要的地方去,都能成为朱元璋调动儿子工作的理由。至于儿子过得好不好,是不是能适应当地气候,基本不在洪武帝的考虑范围之内,或是所占的比例相当小。

反正老子的儿子多,这个不行,再换一个就是。

亲儿子不行,还有干儿子。

总之,坑挖了,就不会缺萝卜。

历史上,永乐迁都之前,北平基本和繁华不沾边,与蛮荒之地没多大区别。西南各府州县更是如此。

凭空一声炸雷,出现孟清和这个变数,北平大宁宣府等地才逐渐繁荣起来。紧邻老挝安南等番邦的广西云南诸州府也有了起色。

天子将平王从山东改封西南,或许是朝廷想要搞西南大开发,继广西云南之后,发展一下普安州等地的商业和农业,顺带锻炼一个儿子,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称得上是一件好事。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