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两个人一前一后来到了万物书院里,这还是范伟隆第一次来到万物书院,只见书院里到处都是学子们在读书,在操场里,在过道上,在树荫下,学子们都在用功苦读。
彭玉带着范伟隆找到了刘宇,此时刘宇正在给学子们讲解知识,彭玉站在课室外面等候着,刘宇看到了他和范伟隆,就让学子们自学,自己走了出来,对彭玉说道:“有事?”
“刚才我和范伟隆聊天,他说只有文人才能治理国家,让国家富强,而武人和工匠却没有治理国家的能力。”彭玉说道。
闻言刘宇微微一笑,说道:“治理国家的目标是什么?是为了富民强国,谁能够富民强国,谁就能够拥有治理国家的能力,不分武人还是工匠,只要是有利于富民强国的,就可以了。”
范伟隆站在旁边十分不满地说道:“按照你这么说,武人和工匠也可以治理国家了?请问,从古到今,有多少武人和工匠能够将国家治理好,还不是要靠我们文人?”
说完,范伟隆十分得意地笑了。
彭玉有些担心地看了看刘宇,担心他答不上来。
刘宇却说道:“从古到今,就不该分武人、工匠和文人,武人可以当文人,工匠也可以当文人,谁能够治理好国家,谁就是那只好猫。”
彭玉站在旁边听着两人辩论,心中还是有些疑惑,不知道如何才能算是治理国家的人才?
“可是你并没有举例说出任何的武人或者工匠能够治理好国家。”范伟隆得意洋洋地笑了,他终于赢了一局。
“历朝历代的皇帝不都是一边治理国家,一边驱逐外敌的吗?还分什么武人、工匠和文人?”刘宇说道。
正在笑着的范伟隆闻言一愣,随即沉默了,笑容也收敛了,刘宇说的没错,历朝历代的皇帝都是兼顾军事、民政和制造的,没有任何一个大国的开国皇帝是只偏向某一项的,如此就可以证明军事、民政和制造是可以兼顾的,刘宇说的没错,只要能够治理好国家,任何好的理论都是可以提出来的,任何好的措施都是可以实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