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数日前,王府之上。
卫远山来到齐淼房间,面色有些愠怒,问道:“齐真人,为何于此地建两位开国之臣之祠?”
文武祠终归是祠堂,有祠堂便有祭拜之人,而文武祠所供奉之人便是“灵官”“力神”,是为一文一武,统领一方山上之事。
他也是刚刚得知,立祠祭祀者为大清开国之臣。
“卫将军,何须动怒?此地要山有山,要水有水,山水相依,且建祠后行人游客不绝,香火什么的无需发愁。”
齐老给卫远山到来一杯茶,示意他坐下。
卫远山面色依旧不好:“齐老,选址选哪我也不懂,我也插不上嘴,但是将开国之功臣的祠堂建于此地,在下认为实为不妥。”
卫远山虽是个武夫战将,但对于这些山上之事并非门外汉,也有一定的了解。
“齐老,首先不提香火多寡、后续修缮之事。此地之山根水脉可否承得住段大人和邬将军的文功武德?若是承受不住,二人之魂魄,此地之山水灵气皆不得安生!”
“况且,立开国功臣之祠对国运消耗极大。我大清如今虽位列一等王朝,但仍是末流,前十一祠皆非开国之功臣,乃中兴之臣或是清官猛将,何故在此地建段、邬二老之祠?此二人乃当年开国之时一文一武之首,这等举动乃是其他一等王朝都不敢胡乱做的!”
“越州为清越国三洲其一,齐老也言此地将乱,若是建成之后二位大人金身有损或是国运有衰,这等举措,无疑不在使我大清陷入灭亡之地!”
卫远山俯身坐下,但没有喝茶,接连一大串讲了许多。
齐老苦笑一声:“此地小乾坤将现,何愁山根水脉?”
卫远山瞠目结舌。
“卫将军,不是我不想告诉你,我大清没能力染指这等机缘。”
齐老沉默片刻,继续说道:“你说的开国气运,我大清开国至今龙气尚足,文气斐然,武运昌隆,一切有关气运之事便早早为此祠伏笔。因此,前十一祠并未为任何一开国功臣塑金身筑祠堂,气运还是够用的。”
“不然你以为为何大清为何出不了一位知命修士?”
“我大清子民,璞玉良多,俊彦满堂,不是为此,又何至于落得如此地步,要靠卫将军一人苦苦支撑?”
“若是此事事成,文气武运反哺大清,卫将军便是受益武运的第一人,甚至极境可望,又何须顾忌那女子武神?”
“且段大人官至首辅,修行尚可,若以上等天材地宝筑其金身,有望入神;邬将军戎马一身,马革裹尸还,为我大清打下如今的半壁江山,若以武运筑体,塑其武圣之心,可以化神之境重返人间。”
“至于香火游人,段、邬二老名声远扬,自不用犯愁大清子民供奉一事。况且越州地属东南,皇都偏居南北,若此番事成,有意在此大兴土木,建立一处行宫,使来往之人有心去此地逛一逛,能来这上柱香也是好的。”
“我大清境内,如今大宗数十,小宗数百,虽不抵大唐大秦十中之一,但贵在修性尚佳,待到气运反哺,皆破境有望。此次建祠,每大宗皆会派精通土法、木法之人一名,前来相助,必使文武祠如期落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