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功高震主,裕王殿下如今立下的功劳和名声对于现在的皇帝来说是乐见其成的,但对于未来的那位皇帝却是一个非常大的隐患。
“贤王”之名再加上平定突厥的功劳,若是未来其他的皇子继承皇位,必然会对裕王殿下心生忌惮,然后想办法持之而后快。
因此,裕王殿下如今的名声越大,那么他只要想活命,就必须要出手争夺皇帝之位。
但是裕王殿下远在边陲,无法如京城的皇子王爷那般经营朝堂上的势力,那么他能做的就是立下更多的功劳。
平定突厥已经是开疆拓土的功劳,又有什么比开疆拓土功劳更大呢?
有,那就是更多的开疆拓土。
裕王殿下此次亲征,在有心人眼中,那便是为之后大离皇位的争夺继续积累优势增加筹码。
允诺别人来分一杯羹,名义上有了各处边关的协助,那么殿下此次亲征的功劳就不会有那么多了。
集各处边关之力平定周边蛮夷,说出来也没有一己之力平定蛮夷更让人震撼。
此次亲征的功劳对于殿下来说非常重要,因此众人一开始就没有想到殿下会愿意将功劳分润出去这个选择。
也没有不识趣的在殿下面前提出这个选择。
但是他们没想到的是,殿下居然亲自说了出来。
除了侯成杰,虽然他也做出了和其他人一样的反应,但帝辛却能从他果然如此的眼神中,明白他已经看出了自己会做出的选择。
面对众人的不解,帝辛站起身来,平和中却带着一股不容置喙的霸道说道:“众位大人,莫要将视线局限于一地。”
他用手在身后的地图上画了一个大圈,说道:“我们此番远征,目标并非只是一处或者两处蛮夷,而是沿着大离的疆域,将周边蛮夷一扫而空,还我大离疆域永久的安宁。”
“如此大的计划,自非依靠北疆一家之力便可以做到,求援本就是不得不做的事情。”
“若是此次远征成功,那么即使分润部分功劳出去,对于我等来说功劳仍然要比只平定一个高句丽要大数倍乃至数十倍。”
众人恍然。
没错,他们只考虑了功劳分润出去会极少北疆的功劳,却忘记了只靠北疆这三万将士是很难完成全部计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