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人娶亲,都是乡里乡亲的帮忙,花三叔弟兄三个,花二叔早年移居到了府城去了,好像是做什么生意,很少回来,花大叔在村子里务农,家里有几十亩的地,花家也算是村里的富裕人家了。
叶晚瑶去帮忙的时候,花大婶和张婶子,里正媳妇王婶子,叶晚瑶发现,村里一百多户人家,有三大族,王氏一族,花氏一族,张氏一族,其他姓氏都是十几年前闹荒灾后,搬过来的村户。
花三叔和花三婶平时在村里人缘好,所以来帮忙的也不少,十几桌的席面也不能太差。
村里的规矩都是六菜两汤的,一道肉丸子,一道水芹菜炒肉,一道烧青菜,一道焦溜豆腐,一道烧鱼,一道烧四季豆,一个甜汤,一道木耳肉片汤,这席面在村里算是上等席面了。
“哎吆,二星子她娘也太不靠谱了,说好的她家的水芹菜给我们留着的,可今天我过去拔,她却说卖了。”花三婶不痛快的一屁股坐在院子里的桌子上:“别以为我不知道,那水芹菜被她儿媳妇卖给了镇上的馆子里,比我给她的钱多些。”
“娘,既然不愿意给就算了,何必在这儿生气,还是想想用什么菜替换吧,明天就要迎亲了。”木棉在一旁劝道。
花三婶叹了口气,道:“我就是愁这个事儿,现在哪儿弄什么菜,村里面能顶上十几个席面的菜都没有了。”
张婶子在一旁摘着菜,脸色也不太好:“张大嫂子平时也不是这样的人呀,怎么家里娶了媳妇后,就变了?”按理说张婶子和张大婶子还是一族的呢,往上一辈,张婶子公公和张大婶子公公还是堂兄弟呢。
“谁说不是呢,二星子媳妇看着是个精的,前几天还来我们家,问我家的村里有没有空闲的地了,说想买个两亩田地。”里正婶子在一边说道。
“买地是好事儿,张大一家子都是老实的,没想到娶了个媳妇精明的很,能为这个家着想,也算是好的。”花三婶知道,前几天二星子就去了临县,说是她媳妇给托人给他在县里找了个差事“为自己家是好,可对待邻里间有些不尽人情了”
“别说那些个了,还是想想用什么菜来代替吧?”
“哎,村里现在估计就红薯多了,可红薯也不能当菜吃呀。”花三婶说到这里,脸色又些难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