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武侠修真>西游荡魔> 第十二章 礼仪之风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十二章 礼仪之风(2 / 2)

怎么送呢?

瓶子还由高手拿着,得给高手再配十六个家丁。

这些家丁干嘛用呢?

两人一组,一组一口大箱子,大箱子里装满金银珠宝、布帛绸缎、奇珍异宝,再来两个举着本府邸牌匾的,和两个一路敲锣打鼓的。

一队二十几人的送礼大队,一路敲锣打鼓,声势浩荡的过来,这才是标配。

步伐还不能走太快,得细条慢理的前进,稳健稳重,表情严肃,边走边唱,唱什么呢?这种时候,得帮唱主家,但也不能落下宾家。

“西平王府贺:东林王府少家主及冠封王,借道生财!”

得这样一路敲锣打鼓,一路昭告而来。

到了地方,主家会清点贺礼,也要不急不缓,不能因为排队送礼的队伍太长,就点错了数量,报错了质量,或是太过着急,失了大家风范。

首先得鸣锣,才一件件的清点交接。

铛……

“西平王府送来贺礼:纯金金条一箱……”

“正宗的岭南宣纸一箱……”

“上好的江南丝绸一箱……”

“上好的江南布匹一百匹……”

“上等百年纯酿十缸……”

……

唱礼的声音得浑厚悠扬,这样听起来才不会听错,除了登记的记录官要听,站王府外观礼的百姓也要听啊。

所以府门外,同样得站着两个唱礼官。

里面喊送来了什么礼,外边的人等一息之后,也得跟着喊一遍送来了什么礼金!

一一唱完了以后,留下五息休息短暂的停顿,最后才是压轴礼。

“西平王府还送来贺礼,贺东林王府少家主林浩及冠封荡魔王:源自南瞻部洲药仙圣手光华子亲自炼制的伐髓丹一颗!”

记录官开始在册子上写下:光华子炼制伐髓丹一颗!

在这几个字的头顶上,得加两个字:还送!

这样可以和前面的贺礼有个区别,突出重点来。

记录官的手不能抖,字体要工整,不能记错,更不能涂改,若是能请来书法大家做记录官,那就是倍有面子的事情了。

就像今日东林王府四道大门的记录官,就是咸阳城最有名的四大书法匠师!

唱完,即写完!

再次鸣锣,铛……

这一轮收礼交接,就算完成了,家丁们开始搬抬入库。

十息后,下一轮收礼又开始了,周而反复。

哪家送礼走哪个门,也得讲究,宾客分四等,一等贵客走东门,二等宾客走南门,三等宾客走西门,四等宾客走北门,都是主家安排好的。

送礼的都是走偏门,也就是大门旁边的小门。

大门是用来迎宾的。

宾客至,同样得唱!

“铛……西平王府少家主平千秋到!”

据说,声音的悠扬程度不同,就能听出这位来宾的重要程度,越是贵重的宾客,喊最后一个到字的尾音,就会拉得越长越久,有时候宾客都已经进了府,走了几十步远了,唱的人那个‘到’字,还在继续着。

所以,一个好的唱官,都有点唱戏的功底。

今天东林王府请来的这些,不论是唱礼的,还是唱宾客的,自然都是戏班子里响当当的名角。

干活的人,从家丁到厨师,也有讲究,不能跑步,再急也不行,最多只允许在人流稀少的地方快走,就是那种碎步疾走,但与人交集的地方,就得停下步子缓慢通过。

如果遇到宾客,至少得低头让道,等宾客通过以后,下人才开始继续赶路。

这就是诸子百家兴起,带来的礼仪之风,越是尊贵的家族,越要讲究规矩,这关乎脸面,但不仅于面子。

失了礼仪,就会被诸子百家唾弃和评击,在这个年代,礼仪之风盛行,没有人敢大意。

礼仪形式,渗透到了各行各业的骨髓里,每个人每个举动、每个装束、甚至每个神情,都关乎着礼仪。

比如来参会的贵宾,下了轿子以后,一脚踩在街道的脏水里,泥巴溅到了鞋面上,这就失了礼仪,会让主家失了面子。

这种情况下,负责扫街的下人就麻烦了,事后会被杖打十棍。

又比如参会的宾客,帽子带歪了,或是稍微斜了,主家不会说你什么,一样的热情接待,但等宴会散了以后,回到自己府上,就会有人带话给府上家主,这个参会的宾客除了被责训以外,还得关禁闭反省,更有甚者,以后这样的宴会,多半不会再派这个人前去的了。

有罚也会有赏。

这样大型的喜庆宴会成功举办过后,各地府衙都会收到一笔过得去的捐助款项,府衙头目还可以收到一笔不菲的酬劳,至于这个头目要怎么分派这笔酬劳,这就是头目官自己的讲究了。

府衙有,忙活几天的下人家丁自然也有,少则多拿一个月的俸禄银钱,多则赏够一年的俸禄。

来观礼的百姓,每个时辰都会有家丁抬着大箱子出来派发赏银,每人一颗碎银,见者有份。

参与文武擂台的,赢者大赏,输者也有银子拿,皆大欢喜。

除此之外,咸阳城每家每户,都会有家丁在事后上门,派发油米糕点,特别是东城的老百姓,还能额外得到一条鱼。

一场盛宴,虽然劳民伤财,但必然会皆大欢喜,人人都有银子拿。

没有资格入场的,比如一些没有官阶的文人墨客,可以拿着东林王府给的牌子,前去任意一家酒楼食肆,那里有一早就安排好的薄酒和下酒菜。

身份更低的平头老百姓,牌子是拿不到的,但是东林王府也不会忘记他们,东西南北城会定时定点派送大米和糕点,虽然不多,但人人有份。

就连不入世的寺庙道观,也会提前收到一笔可观的香油钱。

寺庙会拿出一部分香油钱,打主家东林王府的名号,每天煮上大量的稀饭,布施给乞丐和路人。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