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六夜,哦不……刚刚踏入子时,应该是初七夜了!
在东林夜市里买回大大小小的几个浑天仪后,李卫真对时间的掌握,已无需靠着观星猜测。那样太耗精神,也只能知晓个大概。
浑天仪与许多的生活法器一样,存在的意义,可不就是为了省心嘛!
当时,李卫真甚至还在地摊上淘到了一台“浣纱仪”。虽然那外表看来还很新,可地摊上的黑货风险很大,且摊主明显是急着出手,价钱是均价的一半,对贪便宜又有需要的人而言,这非常的诱人。
但李卫真认定,这里头肯定有不少的猫腻。很少有人会偷生活法器出来卖,主要是难有销路。那就明显,那台浣纱仪,是某宗门里被淘汰下的破烂货。外表很可能经过翻新,里面应该是全烂了。
可那时候的李卫真,仍是对那极有可能是报废物件的浣纱仪,倍感兴趣。这种强烈兴趣,正正源自于废品二字。让废旧法器重新焕发生机,对一名炼器师而言,那该是多有趣啊?
就那样,当时李卫真冒着被赵红雪捶掉脑袋的风险,与摊主讨价还价起来。
在摊主以为鱼儿上钩的时候,李卫真毫不留情的指出几处拙劣的翻新痕迹,并指控摊主的不诚信,以及表达出失去兴趣的意愿。
但当摊主以为失去一桩生意的时候,李卫真却又峰回路转地说,愿意为那件破烂支付灵石。价格自然得更低,并强调当中有一半的钱,是怜悯摊主的初来乍到,不忍心他什么破烂都没卖出,到最后连摊位费都亏给黑市了。
到最后,那摊主是感激涕零得连面具都难以掩盖住。当然,不明就里的赵红雪,只是看傻子那样去看李卫真。
但如果旁观者有蔡若闲,一定会赞赏其青出于蓝!因为商品本身的价格,取决于市场以及购买者的需求。
李卫真觉得自己用得着那么一台法器,而他又有能力将这件破烂修好,代价只是少许的灵石,以及一些廉价的材料与时间。
就目前需要倒卖家当,而没有更多途径换取灵石的境况而言,李卫真觉得自己的这笔开销,是那么的理性,可谓是持家有道,相当节俭了!
至于在暗语坊花了一万灵石,买回一个姓名的事。当时的李卫真,觉得自己应该在心底挖个坑,将这个秘密埋下,以免说漏嘴被赵红雪知晓,那他就一定后悔了!
只是后来发生那件事后,让这件事就永远变得无关痛痒了。
李卫真不是没有试过当着赵红雪的面,将他花钱大手大脚的事说出来,以寄望可以刺激到赵红雪的本性回归。
事实上,赵红雪在听完李卫真的不打自招后,除了回以一个礼貌性的笑容外,并无任何过激反应。很难让人分清,她是不在乎这件事,还是不在乎眼前的这个人,又或是…...两者皆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