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竹楼后,才不到半个时辰,罗毅成便已经画好了锁蛟井的整体设计图,由地基下地桩的深度,地表覆盖的范围,到八块功德碑连同井边护栏的样式,一概不漏。
若不是功德碑的样式要征询过李卫真的意见,从而改动了三次,其效率还会更惊人。
单凭这份设计能力,太一门若还屹立在月轮山不倒,不出三年,罗毅成便有望被举荐为新任的天工院长老。
施工图纸出来后,接下来的工作便是取材,刻不容缓。
在大雁岭生活、修炼的这段时间里,罗毅成早已对附近一带的山水地势有过探查,运用其看山望气的本领,画下了周边三百里地的堪舆图,极大地方便了日后所需。
像这一回,需要采集大块的黑色花岗石来造石碑,罗毅成便清楚要去往哪一座山头取材。
地点在西南方向距离驻地六十里地的一座山,在罗毅成画的堪舆图上,此山被标记为“黄檀山”。
山高不足百丈,若绕山脚环山一圈约有二里地。此山本无名声远播,“黄檀山”之名,是罗毅成凭借山中特色暂取的。
黄檀山上生长有千余棵黄檀树,多分布在东南山坡的向阳地带。山上亦有灌木杂草丛生,都不如黄檀树来得瞩目。
黄檀树又名望水檀,普遍能长到六丈高,树材承重力好,坚硬耐用,是用来造木制器械的好料。而树根、树皮又能入药,做外敷膏药时能消肿、化瘀;炼丹内服时,有护肝妙用,对“火毒烧肝”的症状尤为见效。
黄檀虽为良木,但如果要采矿,铲草砍树亦是必然,而且不仅是绿植要清走,连覆盖山体的泥土也要完全剥离。
罗毅成要开采的黑色花岗石,不是表露在山体外层的那些,那些石块被常年风化,并不耐用。而且一凿就碎,几乎不可能采集到大块长条形的石料。
而黑色的花岗石矿山因为岩层结构的特殊性,又大多都是很难产出大块石料的。
所以不仅要挖走泥土碎石,属于石山外壳的石料,几乎都只能视为“废料”。好比是一颗煮熟的鸡蛋,罗毅成苛刻得只想要内里的蛋黄。
俗世里如果要开采这么一座大山,可能光是挖走一侧山的泥土,就需要动用数百壮丁,长达数月的劳力。
但对于修仙者而言,许多难题都能轻易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