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五(2 / 3)

琬儿:“小哥哥,谢谢你。”

阮达:“琬儿,你几岁了,可会写自己的名字?”

琬儿只是摇头,她如小乞丐一般与母亲走失也近一个月了,逢人不敢求助,因母亲早就告诉过不许自己在人前多言,不许透露自己的姓氏,父亲的身份特殊,仇家亦多,要不是看阮达一个落魄少年,自己也决计不敢求助。

次日晌午他俩吃了斗中余粮,便走小路进了市井,去镇上官府门前寻觅,阮达因未见告示上有寻人的,便上了官府的台阶,想求告一二,谁知守门的官爷见他俩破旧,如小叫花子一般,阮达的衣衫也并未换过,乍一看可不是一对叫花子兄妹一般,直把阮达轰出去老远。

衙门街前空空如也,倒像是在‘粉饰太平’,他二人也没有办法了,郁郁打道回府。

回到农院也是闲着,阮达用石头在地上比划,琬儿上前一瞧,

琬儿:“阮?小哥哥姓阮?”

阮达甚是惊奇:“丫头,你识字?”

琬儿:“娘亲教的,不信你考我。”

阮达写下了自己的名字,她还真的念得出来,想自己如她这般大的时候,未必认得这么多字,她必是出自大户人家的小姐,极重教养的,书香门第也未可知,只可惜了在自己身边,自己恐怕照顾不好她。

琬儿:“娘亲说了,认字如进门,进了门,便可自通,自通了,才是练家子。”

阮达:“那你的娘亲,必也是知书达理的。”

他俩日日筹划,也无甚大用处,总要生计的,二人渐渐没了张罗,在镇上果真照顾不好自己,渐渐沦落行乞一般,露宿街头,也不回郊外房舍了。

却说他俩不与其他乞儿一道,自有风骨,虽然连日下来,已是‘风中见骨’,清瘦的很。

秋凉渐渐,还在饥苦中,见空中月圆才知应是十四五六的日子,想那寺庙街前应有些典礼,他俩便去看看。

正好有法会的,寺庙街前人山人海,见各处团圆彩灯,甚是喜庆,街上糖人、猜谜的都出来了,原来这月圆之夜,正是八月的十五,他俩直道好生糊涂,这下可要好好游览一番。

谁知本该乐呵的,却是人满为患,溜达不多时,人流就将他俩冲散了。

琬儿年纪小,本不算太记得路,胡乱寻觅,这边阮达也是着急,怕她一个小女孩被人撸了去。

街上众人中孩童太多,一时叫人眼花缭乱,加上这漫天的灯笼烛火,实在是“乱花渐欲迷人眼”一般,阮达心中焦急,这点子臭墨文采,这个时候想什么诗句呢!

命运又给他俩开了一次偌大的玩笑。

他俩实是寻反了方向,若等人群散了也好找,只是没有这样的机会了…

人潮中,隐藏了些江湖人,庙门这边有些骚乱起来。

众人一阵惊乱之间,只见一长衫少年趁乱抓起琬儿,不及看的明白,已然凭轻功快速飞跃出人群,翻越到了大庙后的暗巷里。

这般俊的轻功,先不说是如何练得,却说这事荒唐至极,既然是江湖人办江湖事,虽这江湖人也是少年模样,万不该如此糊涂,携错了人。

只见这长衫少年,面色清亮,宽额下眉如剑锋,目如星辰,眸子极其明亮灵活,一看便是练武的好手,回眸之间,他看着琬儿的脸,也是惊讶良久,始才发现自己抓错了人,待要送回去,已经来不及了。

暗巷里,他的族人正在这里等他。

琬儿心里虽念着阮达,此刻却是屏气凝神,一句大声也不敢放出来,什么也不敢问,眼前暗巷里远处走来的,尽是这个高手少年一伙的,一个个通身的气派,一片凉意。

琬儿瞧着他们,比曾经在家时父亲的手下还要吓人,一时瞪圆了眼睛,一声也不敢吱,只想他们赶紧放了自己。

当下还有四人,另有一个玄衣青年人,年纪应和这个长衫少年相仿,衣服也穿的差不多,另外还有三个成年男人,在远处旁观。

长衫少年无言,一把将琬儿推进贴墙的阴影里,不想被别人看见,琬儿贴墙捂住口,似是明白了他想隐藏自己,只得配合。

阵阵秋凉袭来,此刻墙头又有人飞跃过来,跃过来的居然是个女孩子,琬儿惊奇极了,这个女孩的脸怎么和自己这般的像,一时屏气屏的好似要窒息一般。

琬儿看这女孩子,与自己身量差不多,与这俩少年交换了一个眼色,便没有揭发自己,只当没看见,怎料还是被人发现了,那边一成年魁梧男子,好似耳力相当,听罢,便冲着这边过来,他抬腿倒快,伸手就要抓到琬儿了。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