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这一句江武都不干了,“让你收拾你就收拾,哪那么多话。”
江奶奶瞪了小儿子一眼,“嚷什么嚷,再吓着孩子。”
江永富他们都习惯爸妈天天吵了打打了吵了,可江仁没怎么见过,最多听过音,这时见江武那变脸速度,差点吓哭,她爸可从来都不这样。
江武看江仁这小丫头看着他的眼神怕怕的,就逗她两句,江仁也不理她,最后江武来了句,“妈,你说咱们家的灵性气怎么都跑到培培身上去了?”
江奶奶看看江永富他们也叹口气,还真是。
等吃完饭,江仁自己跑回来,一进门就跟江培培说:“姐,我再不去二叔家了,他说我笨!”
“小仁才不笨呢,行,咱们再不去了。”
江培培夹了块拔丝苹果给她,“别用手抓,不烫了,你吃吃看还会不会拉丝。”
“啊,拉丝的糖,苹果味的糖!”江仁吃得眉开眼笑,“就是,咱不去我叔儿家了,他家就是稀饭馒头还有杂烩菜。大过年的,也没点肉。”
江奶奶正从她后边过来,“怎么没肉?那杂烩菜里没肉吗?大厚肉片子,香着呢。”
江仁撅着嘴,“不如我家炖的肉好吃。”
“你叔儿家能跟你家比?”江奶奶说着也替小儿子心酸,想跟江培培说说,让他替了大杰子,可又不敢确实江武能不能学会那些技术。
江培培才不管她的纠结,她只管做好吃的,过年嘛,就得有过年的劲,今天炸丸子,明天灌肠,后天蒸年糕。
弄的江奶奶也不想去江武家吃饭了。
等到大年三十,本来该江文跟江武一起去请祖宗,可江武腿伤着,江奶奶就让江文带着江永富去。
两人回来时,江奶奶在胡同口等着呢,“走吧,去江武那边,他都收拾好供桌了。”
请祖宗就是到祖宗坟头上烧纸放炮,把祖宗叫上来,然后烧上香,拿着香回家插到香炉里,这就算把祖宗请回来了。
等过了初五再烧上香送到坟头,算是请祖宗们回来过个年,保佑着后辈平平安安。
每家每户都是当家的去请,请到主宅,江文江武两家自从分了家,都是接到江文家来,这时江奶奶都没提前说,直接在胡同口拉着江文要把香送到江武家去,江文心里就有点不舒服。
他妈为了让他们到老二家吃饭连这事都能干的出来,就为了让他们去老二家吃饭吗?
俗话说吃了人的嘴短,拿了人的手短,他们一家子真要去吃肯定不会空手,可毕竟是在人家家里吃饭,还能再给人家甩脸子?
江文心里清楚,江奶奶是想让他跟江武亲近点,拉扯拉扯江武,可江武那懒劲,怎么拉扯得起来?
在两家门口,江文停下来,刚想说还是供奉到他家那边,免得祖宗不习惯,支书媳妇就过来了,“这是干吗呢?都到家门口了还不进去,香再灭了。”
江奶奶忙说:“今年在老二家过年,这不是带着祖宗认个门吗?念叨念叨,免得进了家不知道谁家门。”
说着她就教江永富对着香说这是谁谁谁家,然后叫着太爷爷太奶奶到家了。
这下子江文也没办法了,在支书媳妇意味深长的笑容中,带着江永富进了他家。
江文进了屋沉着脸把香插到供桌上,江武就叫他,“哥,辛苦你了,赶紧坐下歇会儿,我让桂花给你倒茶。”
江奶奶也跟着进来,拉着江文坐下,“江文啊,你是老大,你不能光听培培的,她还是个孩子,聪明是聪明,可大人的事她能懂?你们是亲兄弟,就得互相照拂着,一会儿桂花煮饺子,你去把培培他们娘几个接过来,咱们吃个团圆饭。”
香都插上了,当着祖宗面,大过年的,江文能说什么。
他只能在心里退了一步,一起吃饭行,雇江武刘桂花干活也行,甚至他们张口借钱要做小买卖他也能出一部分,但就像培培说的,绝对不能让他们掺和生意,更不能让他们以亲戚的身份去当小管事。
江文被江奶奶逼的把祖宗请到了江武家的事,江培培已经通过小蜜蜂知道了,她也能理解江奶奶爱子心切,看不得江培培家过的比江武家好太多。
可是想和好,你得出个态度啊,用这种法子把人逼过去算怎么回事?
她本来还想着借江武点本钱,让他跟刘桂花在大路旁边开个小饭馆,现在来来回回的运货车,司机都是带着干粮跟保温杯,凑合着吃一顿。
其实大货车的司机挣钱不少,舍得吃喝的也不少,要在公路边弄个小饭馆绝对赚。
现在江培培觉得还不如把这事给乔婶子,他们要是不敢干,她自己出钱盖个小饭馆,让大杰子找人过去做饭当老板。
虽然她现在两个基地都能赚大钱,但蚊子再小也是肉,更何况这种小本餐饮稳赚不赔。
江武根本不知道因为江奶奶的强迫行为,自己丢掉了什么样的机会,他见大家都过来了,一家人围在一起,又热热闹闹的了,就笑得十分开心。
江奶奶也觉得很舒心,不说别的,只要江文能把江武家拉扯的有他家一半好,她就知足了。
要是培培能把永富三兄弟都拉扯到省城去念书就更好了,她可是知道江培培走时问过江育育要不要去省城念书。
江培培抱着江材坐在桌角,只给江材捡了些白菜吃,她自己一点也没吃,她能猜出来江奶奶为什么非要把他们一家拉过来吃饭,拉扯这一家也不是不可以,但也要她心甘情愿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