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衫儒士明白其意,急忙就要辩解:“大人,属下只是觉得……”
皇甫中庸不耐烦的摆手道:“老夫不想仰着脖子,歪着脑袋说话,累得慌。”
青衫儒士识趣应是。
待之落座,皇甫中庸端起茶几上的杯子,轻轻抿了一口,问道:“方寅,你觉得国子监司业一职,这个位置如何?西圆城府令张春仲,浩淼城的耶律齐守,他二人可是垂涎三尺。”
方寅想了想,说道:“自是个可以一展生平抱负的好位置。”
皇甫中庸笑了笑,“两名司业,其一我已经许给了耶律齐守,他与我女儿有些微薄香火情。另外一个位置,我不打算给那个空有学识,却无甚能力的张春仲,打算给你,你觉得如何?”
“大人”方寅心中泛起涟漪,脸上却露出一副惶恐的样子。
“你也不必故作诚惶诚恐的样子给我看,老夫知道你早就惦记国子监右祭酒的位置,那个位置你暂时就别想了,至于你以后能不能坐上去,还要再看。”
皇甫中庸直接道:“你不是一直想拿掉那个“书徒”的名头吗?这就是一个机会,能让你方寅一展抱负,把肚子里面墨水掏出来的机会。”
方寅面露喜色,急忙抱拳感谢道:“属下多谢大人提携,大人对属下的提携之恩,属下终生不忘。”
皇甫中庸摆摆手,“这些场面话就别说了,老夫听了心烦,你明白自己的位置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