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以法为本,单论其律法的完整性和详细以及合理程度,自然是空前绝后的。
但这也造成了一个问题。
繁杂!
汉承秦制,包括了很多律法其实都是直接从秦法现成的框架之中抽出来的。
秦法的优越性确实无可比拟,但是也需要考虑一个比较现实的问题就是。
百姓的接受程度。
并不是说秦法苛刻到百姓无法接受。
而是说百姓根本没办法理解那么多秦法。
“秦法缺少一个主心骨。”赵彻笑着说到。
政哥眉头微微皱起,似乎意识到了一些什么。
“倘若是秦人,说起来秦法必然头头是道。这不难理解,秦国接受法治几百年了,秦法几乎刻在了老秦人的骨子里。”
赵彻说着摊了摊手。
“可是对我这个屁民来说,除了知道shā • rén偿命,造反要挂,其他的秦法其实我也说不上来。而对于天下呢?”赵彻笑着说到。
“秦法最大的问题出在,法不至庶民!”赵彻沉吟了片刻后抛出自己的结论。
寻常人如果不作奸犯科,其实一辈子都未必能够触犯法律。
而不触犯,也就意味着不了解。
秦法的意义在哪里?
秦法的主心骨在哪里?
法律是为谁服务的?
谁都不知道。
其实准确来说秦法是为君王服务的。
而汉法是为了世家门阀服务的。
以此类推。
法律必须有一个服务的群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