闫大娘可不干了,她辛辛苦苦的可不是为了给齐老大媳妇干白工去的,“这要不挣钱,我还是去干别的算了,马上桂花的孩子要念书,处处都要花钱。”
“亲家,咱们不是说好了吗?顶多熬个一年半年的,等我那弟媳不做了,到时候就咱们一家,那钱还不挣海了去了。”齐老大媳妇急了,要是没有闫大娘的手艺,她可就抓瞎了。
齐老大媳妇给女儿齐桂花使眼色,想让齐桂花劝一劝她婆婆。
齐桂花也不傻,想了个折中的法子,说道:“娘,你们生意现在比九婶家好,价钱也不用定那么低,就跟九婶家一样,多少比之前多挣点。”
“对,咱们得提价,要不提价,一直这么不挣钱下去,我可耗不起。”闫大娘跟着说道。
当初答应合伙开店,她出手艺,齐老大媳妇出房子跟原材料,挣的钱两家平分,她才愿意干的,这都忙活半个月了,钱没见到钱,闫大娘怎么可能还继续干下去。
齐老大媳妇想了想,也同意了女儿的意思。
“那就涨价吧,明天先把消息通知出去,后天开始涨。”齐老大媳妇把算好的钱收拢好,抽了两张一块的放桌上,“这阵子辛苦亲家了,等下半个月涨了价,肯定不止这么点,现在只能委屈亲家了。”
闫大娘眼睛盯着齐老大媳妇装钱的口袋,嘴上说:“希望到月底能多挣点钱,不然我这把老骨头也忙活不动了。”
这意思就是,要是还不挣钱,她就不干了。
齐老大媳妇只能赔笑,“亲家你也看到了,最近多了多少生意,等到月底肯定不会差到哪去。”
闫大娘笑笑,没再说话。
齐老大媳妇回去后,跟齐老大发了一通牢骚,无非就是说闫大娘钻钱眼里了,一点小事就想着不干了。
吐槽完,齐老大媳妇第二天还是去县城帮忙了。
几乎每个来店里买早餐的食客,都被齐老大媳妇通知了要涨价的事情。
不少人当耳旁风,听听就过了。
还有人买完,转身就吐槽,“做的这么难吃,还想涨价,指望谁买呢。”
“就是,那对门的大花早餐店虽然贵,但人家手艺好,这家店也就图个便宜,手艺不咋地,还想跟人家卖一个价。”
不少人摇摇头走了,齐老大媳妇和闫大娘忙着收钱,没有听到这些话。
通知完后,齐老大媳妇和闫大娘相视一笑,好像等着明天有更多钱进账。
俩人回家休息,养足了精神。
等第二天一开门,陆陆续续来了几波人,闫大娘收了钱,脸上笑脸都多了。
只是越往后,人就越少了。
齐老大媳妇赶过来后,发现店里的发糕,居然比往日的还多了几笼屉,并且灶台上依旧在蒸着。
“咋了这是,今天咋没人买了。”齐老大媳妇往外张望,过路的人不少,但是没几个往这边停。
“会不会是还没到点……”闫大娘说着,自己都有点不信了。
恰好这时一波人路过,齐老大媳妇眼睛一亮,那都是前几天常光顾的食客。
齐老大媳妇正准备招呼,那波人径直路过她们店铺,连个眼神都没往回看,最后在毛大花的店铺门前停下了。
作者有话要说:欠的更新,这两天会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