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62、062(2 / 2)

陈谷子坐到火盆边上,搓着手道:“听他们说,好像是年底有一批货要得急,就加了点班,初二才买了火车票往回赶。”

“好像的确是挣了一些钱,带回来的行礼里,装的都是南边买的东西,听他那语气,好像是打算今年再多带点人去。”

这个他自然指的是齐茂。

齐剩反倒笑了:“那就看他本事了,他要真能再带走一批,也是他的能耐。”

陈谷子自然知道齐剩话里的意思,不由跟着笑起来。

他听到齐茂要再多带些人走的时候,心里想法也跟齐剩一样,想着说不准到时候又会多一批田地可以租过来了。

两年前,陈谷子还十分羡慕那些去南边挣钱的人。

现在他却丝毫没那个心思,就如两年前齐剩告诉他的,只要跟着他好好干,不必去南边挣得少。

这两年,陈谷子的荷包进账可不少。

他现在就一门心思的跟齐剩后面干,只要有他剩哥一碗饭吃,他跟着后面肯定不会吃亏。

耳边陈谷子还在不听的说着听来的墙根,齐剩却在思考。

齐茂他们到底在南边干什么,能挣那么多?

他心里隐隐有个猜测。

第二天吃过早饭,齐剩就带着孟薇回市里看电影了。

跟着齐茂出去的人,则开始满村乱窜。

恨不得挨家挨户的炫耀他们挣到的钱,羡慕的人不少,但更多是漠不关心的态度。

他们只想脚踏实地,用勤劳和汗水换得粮食和钱,那些不明不白的东西,他们不愿意去碰。

其中跳的最厉害的就属齐茂,回来前他大哥找他谈过心,说过人手不够的问题。

齐茂自认为是大哥最好的兄弟,当然要为大哥解忧。

于是,他又开始在村里忽悠起年轻小伙子们来。

齐茂没事就带着村里小伙子们去县里吃喝玩,倒是忽悠了几个心思浮动的人。

不过齐茂并不满意,因为他发现,其他人家好像防着他一样,不仅勒令家里小伙子不许跟他瞎混,甚至连门都不让他进了。

齐茂有些恼火,当即在人家门前吐了一口痰。

回去后,他就开始往其他村子跑。

齐剩在市里呆了几天,陪着孟薇逛了许多地方,二人的距离倒近了不少。

本来第二天说好跟孟薇去看另一部电影,一通电话打断了计划。

结果一通电话,他又连夜赶回了乡下。

齐剩到家的时候,家里只剩下齐娟一个孕妇。

“哥,你回来了,爹娘他们都在大伯家里,田武也跟着去了。”

齐剩道:“好,你在家别出去,我去看看。”

出了家门,齐剩就往齐老大家的方向赶去。

远远就能听见齐老大家院子里传来嘈杂的声音,其中不乏高低不一的哭声。

齐剩站在院门口往里看了一眼,院子里挤挤攘攘站满了人,堂屋里也是人头攒动。

堂屋里齐老大、齐老三、齐老九三兄弟披麻戴孝,跪在堂中央。

齐老爹的遗体穿戴整齐躺在门板上,一张白孝布,盖住了他的全身。

齐顺一直注意门口的动静,见齐剩进来,忙塞了个孝帽给他。

“快戴上,给爷磕个头。”

齐剩环视了屋内一眼,大部分都是老齐家本家亲戚。

齐茂跪在边上,哭的眼睛红红的,齐剩看过去时,对方朝他投来的嫉恨眼神还来得及收起。

齐剩就当没看见,认认真真给齐老爹磕了个头。

这是替原主磕的,继承的原主的身份,该尽的义务,他都会替原主做到。

磕完头,齐剩就去裁制丧礼上用品的房里穿麻衣去了。

房间里都是老齐家的媳妇孙媳妇之类的,手上利索的裁纸、叠元宝。

见齐剩进来,房间里的人都是看了眼就收回了目光。

只有毛大花放下手上活计,将之前领的麻衣给儿子穿上。

齐剩见毛大花脸色有些难堪,便关心多问了一句。

毛大花斜了眼身后的人,拉着儿子到门口,装作替他系绳子,低声叮嘱。

“你去外头看着点你爹,别让齐老大给忽悠了。”

毛大花怕儿子不知道什么事,便提了句:“要是出钱,不能光一家出。”

齐剩立刻就明白了。

再次来到堂屋,齐剩就跟齐顺站在一块。

齐老爹瘫痪多年,人早就瘦脱了像,能活到现在也是个奇迹。

丧盆里烧着黄纸,桌案上插了一把香,熏得整个堂屋都烟熏火燎的,呛人得很。

齐顺凑过来低声道:“咱们先出去。”

他们是孙子辈的,不用时时在场。

只要晚上轮流安排人守夜,定时烧纸上香就成。

俩人一前一后出了堂屋,到院子角落里透气。

齐剩来得晚,很多事情都不知道。

齐顺却是看着齐老爹咽气的,所以后面许多事他都在场。

“昨晚爷咽气的时候,大伯娘就在那争,说九叔出息了,爷的丧事得大办,然后让九叔九婶买黄纸、香烛、孝布,后来九婶不同意,吵了几句,最后是三家一起出的钱。”

齐顺顿了顿,嘲笑道:“到了今天来人,大伯娘一张巧嘴,愣是把功劳揽到他们一家身上了。”

怪不得今天看他娘脸色不好看,缘故出在这。

齐剩静静听着,再一次重新认知了王云的搞事手段。

二人说了没一会儿,堂屋里突然传来争吵声。

“凭啥我家钱多就该全出?你齐老大不是爹的儿子,你们一大家子都不姓齐?”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