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了许久,前面才传来消息,路上来了好多老百姓,把路拦住了。
王继忠吃了一惊,忙问:“他们为什么拦路?”
前面来的人说:“不知道,好像是为什么粮食。”
康延欣说:“难道有人抢劫粮食,谁有这么大的胆子?”
王继忠说:“宋国不是已经下了诏令,禁止沿途军民骚扰我军,怎么还有人阻拦我们,不行,我去看看。”
韩制心说:“干爸坐着,我过去看看。”
韩制心说罢,向前面去了。没过多久,他回来了,说:“干爸,皇太后请你过去。”
康延欣说:“前面发生什么了?”
韩制心说:“有一群百姓拦住了道路,说要送粮食给我们,皇太后不肯收,他们就不让我们走,真是稀奇得很。”
王继忠悬着的心放下来了,这里已经快到边界了,老百姓一向十分凶悍,敢于和军队作战,抢劫辎重,袭击落单的士兵,在这里遇到麻烦,也是预料之中的事,即使有宋国皇帝的诏令,老百姓未必会执行,而且这里的老百姓大多与契丹军有仇,为什么还要送粮食给契丹人呢?这其中会不会有诈?
王继忠一边走一边思索,如果有诈,该怎么办?不,绝不能再起大的冲突。
王继忠越往前走,前面的情形越让人担忧,军士们都成队列地站着,一副临阵的架势。
这时,耶律狗儿跑过来了,见了王继忠,忙说:“上将军,快,前面的宋人,点名要见你。”
王继忠说:“他们要见我?见我干什么?皇太后呢?”
“太后就在前面。”
王继忠没说什么,快步往前跑,早看见前面路上站着一大群宋人,路边堆放着大大小小的粮袋,老百姓扶老携幼,挡在道路中间。几个年纪大的人正与萧绰说话,看样子谈得很愉快的。
王继忠放下心,走了过去。
萧绰看见王继忠走来,便对几个老者说:“看,你们要见的人来了。”
宋人一下子将王继忠围住了,王继忠愣住了,想挤出去见萧绰,可是被人群围得水泄不通。
王继忠忙说:“老乡们,你们围住我干什么?”
几个老者说:“王将军,你还认识我们吗?”
王继忠摇头说:“恕王继忠眼拙,实在认不出你们了。”
老者说:“前面有一个关口,王将军总会知道吧。”
王继忠说:“前面应该是岐沟关了。”
老者说:“我们是王将军救出来的那些百姓,那时被围得紧呀,多亏王将军救了我们,不然,连骨头都找不到了。”
王继忠说:“各位,事情已经过去了,这么多年了,不要记在心上,都忘了吧,今天,请你们让开路,让大军过去。”
老者说:“王将军的大恩,我们怎么忘得了,俗话说: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我们今天来没有别的意思,就是把这些粮食送给你们。”
王继忠说:“老乡们,你们的日子也过得很艰难,这些粮食,大家留着,粮食收获还早,艰难的日子还在后头。”
老者说:“王将军,大伙儿为什么要送这些粮食给你们,并不是我们富裕,只是大家听说两国和平了,不打仗了,大家心里有盼头了,可以安安稳稳地过日子,这比什么都强,说一句不中听的话,我们送你们的粮食,就是希望你们不要再来骚扰我们,抢劫我们,只要你们不打仗了,我们情愿送一些粮食给你们。”
王继忠动情地说:“老乡们,现在和约已经签定,大家放心,不会再打仗了,大家安安心心地过日子,皇太后在这里,她是说话算话的。”
萧绰大声说:“宋国的乡亲们,你们刚才的一番话,让朕羞惭不已,朕没想到朕对你们伤害得这么深,但朕今天向你们保证,朕再不会伤害你们了,朕的军队再不会来这里骚扰你们了。朕不是一个抢劫者,可是在你们心中,朕做得不光彩,这是朕的过失,朕给你们道歉。朕从你们的目光里看到了对和平的渴求和对朕的不信任。不要紧,现在有你们的大恩人看着朕,从今以后,你们这里不会出现一个契丹兵。”
宋人先是一片沉寂,不知谁喊了一声“万岁”,接着很,所有人都高喊“万岁”,不仅宋国人呼喊“万岁”,契丹人更是高喊:“万岁”。
萧绰说:“好了,宋国的乡亲们,把你们的粮食拿回去吧,安安心心地种地,再不会有人来践踏你们的家园了,朕希望你们都有好收成,朕将在边境开设榷场,欢迎你们把多打的粮食,拿到榷场里交易,朕随行就市收购,保证不让你们吃亏。”
王继忠劝老百姓让开道路,几位老者便对萧绰跪下了。
萧绰忙让王继忠扶他们起来。
老者跪着大声说:“我们希望皇太后记住今天的话,给我们老百姓留一条活路。”
萧绰说:“你们放心,朕会记住的。”
萧绰说罢,所有的宋人都跪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