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梦记得,靖康之变时,除了徽宗、钦宗两个皇帝外,整个开封城里的皇子、公主,还有后宫嫔妃,朝堂大臣,可都被金人带去了北方苦寒之地,之后就再也没能回来过!
而在临安登基为帝的,是唯一逃出去的皇子赵构!
如果自己也逃了出去,那岂不是说,就算自己不能做皇帝,至少也能保全性命?
一个念头还没转完,跪在刘梦身侧的男子,飞快地抬眼瞧了刘梦一眼,然后又尖着嗓子低声提醒道:
“殿下,已经寅时三刻了,殿下得起床,准备去大庆殿了。”
刘梦回过神来,瞧了那个男子一眼,记忆涌现,瞬间想了起来,这是自己定王府中的太监总管黄德仁。
刘梦,嗯,或者说赵桓,微微愣了一下,然后才猛地想起,昨天晚上入夜后,入内内侍省都知王忠义前来传了官家,也就是赵桓的父皇,宋徽宗赵佶的口谕,让宁王赵桓,今日早朝,在大庆殿外候召。
卯时早朝,现在已经寅时三刻,必须得动身去大庆殿了,否则可就会误了时辰了!
这样想着,赵桓急忙起身,说道:“怎么都这般时间了?你也不早点唤醒本王!”
“是奴婢不对,奴婢该死。”
黄德仁急忙躬身请罪道,然后又伸手将赵桓从床上扶了起来,转头叫道:
“来人,替殿下更衣。”
很快,房门便被推了开来,四个宫女以及四个小太监,躬着身子,低着头走了进来,手上还捧着一套亲王的服饰。
在几个太监宫女的服侍下,赵桓很快便穿好了亲王常服,之后,黄德仁又亲自拿起一顶七梁额花冠,轻轻地给赵桓戴在头上,插上金涂银立笔,并绕上了貂蝉笼巾。
赵桓站起身来,几个宫女小太监,又跪在地上,给赵桓围上了金涂银革带,挂上玉佩、印绶等,最后再穿上乌皮履,这一整套亲王服饰,才算穿戴完成。
赵桓瞧了一眼模糊不清的铜镜照映出来的身影,嗯,感觉怎么怪怪的?
略微一想,赵桓顿时便又明白了过来,原来是太年轻了,嗯,自己现在,应该才十五岁吧?
放后世,这才刚读完初中啊!
完全一个毛头小子嘛!
而且,自己这身子骨,未免也太矮了一些吧?连一米五都还不到!
虽然还没到十八岁,以后肯定还会长个子的。
但是刚刚穿越而来的赵桓,看到铜镜里的自己的影子,心中始终感觉还是有些别扭。
穿戴好后,在黄德仁的引导下,赵桓迈着有些奇怪的步伐,走出了寝殿。
不是赵桓不想好好走路,而是,第一次穿乌皮履的赵桓,脚上始终有些不习惯,感觉像是站不稳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