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新式蹴鞠比赛的比法,却早就已经随着进出东京城的商人士人,黎民百姓等,开始向着东京城外漫延开来。
陈留、中牟、封丘、延津等十四个开封府辖下的县城,乃是离着东京城最近的县衙,自然也是新式蹴鞠比法流传出东京城后,最先散播到的地方了。
这第一届的蹴鞠联赛,虽然没有东京城外这十四个县衙的蹴鞠队参赛,但说不定明年后年,就能有了呢,而且可能还不止一支球队,能够小组出线,打进正式的联赛!
嗯,蹴鞠联赛开幕赛,也是三十二强晋级赛的正式开始。
三十二强赛中,东宫太子府就直接占据了四个名额!
东宫太子府,是新式蹴鞠比赛的发祥地,打一开始,就组建了十几二十支新式蹴鞠球队,进行训练和比赛。
之后慢慢的淘汰、改组,但是现在,已经只剩下了最后六支蹴鞠球队,嗯,其余的球队,都被编入了预备役球队,作为后备球队了。
原本,赵桓是打算保留十六支正式的蹴鞠球队的,但后来发现,保留十六支正式蹴鞠球队,队伍还是太庞大了些,光是这些球队的经费开支,就足以让他有些捉襟见肘了。
所以在这十六支蹴鞠球队的基础上,赵桓便又进一步加以筛选、编组,最终就只剩下了六支正式球队。
好在当初打算组建正式蹴鞠球队的时候,赵桓并没有将之公诸于众,否则说不定还会引起翊卫府那些球员的不满呢!
不过,淘汰下来的这些球员,在东宫翊卫府中,虽然算不得多么厉害,但实际上,放在东宫之外的任何一个坊间,任何一支球队,都算得上是技术精湛,足以担任主力队员,甚至是队长的!
只不过,他们虽然是蹴鞠球队的队员,但另一重身份,却是东宫翊卫府的翊卫,属于宫中禁卫军,军人的身份,就注定他们没法离开翊卫府,去东宫之外的其他坊间球队踢球了。
这个时候,大宋的军队之中,也还没有正规完善的退役制度,一个军士,想要离开军队,要么是在战场上负伤,缺胳膊断腿之后,被军中淘汰,要么就是因为老迈,被军中淘汰,解职回家的,除此之外,几乎是没有离开军队的可能的。
嗯,其实就算让这些军士离开军队,他们还不一定肯干呢!
在军中,有吃有穿,国家还发给粮饷布帛,少虽然可能是少了点,但至少不会饿着,衣食不愁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