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若是往深了追究的话,就会发现,太子殿下开榷,是为了让宋国商人,和宋国的货物,走出去,走出国门,走进契丹的千家万户,而不是为了让辽人能够南下,到宋国来跟宋人做生意!
这两者,还是有区别的!
而且,在太子殿下提出的跟契丹人谈判的条件中,还有一条,允许宋国商人,在辽国境内经商、购买土地,建设房屋,允许宋国学者,在辽国境内游学等等。
从这一条,也可以看得出,太子殿下是真的希望宋国商人能够大胆的走出去,走出国门,去到契丹,去到西域,去到天下任何一个地方!
而不管是开榷,还是宋国商人到辽国去经商,太子殿下其实都没有特意的提出,不许榷市上售卖铁器、食盐和粮食,也没有禁绝宋国商人,往辽国贩卖这些东西。
如果辽人足够聪明的话,在谈判中不要提到这些东西,大宋这边也不提的话,到时候,达成条约时,这些东西,就默认的能够售卖给辽人了,这也等于是变相的答应了向辽人输入生铁、食盐、粮食等条件了。
只是,太子殿下虽然是这次宋辽谈判中,大宋这边的负责人,但毕竟不是他一个人说了算的,官家还给他安排了副手,而且还从河东河北等地方,调用精通契丹语、女真语的可用之人!
在谈判之中,这些人说不定谁就会注意到这一点,然后在谈判中提了出来,到那时,这小小的文字漏洞,也被堵上之后,契丹人可就真的没有法子,通过正常的渠道,从大宋获得盐铁、粮食等物资了!
只是,不知道那时候,太子殿下还会不会继续想法子帮助契丹呢?
其实,太子殿下的想法没错,契丹和女真,就是一群年迈的豺狼,和一只刚刚下山的猛虎!豺狼已经年迈,根本不是刚下山的猛虎的对手!
如果这个时候,大宋采取坐山观虎斗,甚至是落井下石,趁着契丹人全力对付女真人的机会,出兵收复燕云十六州的话。
大宋或许能够在短时间内,就占领燕云十六州,收复故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