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合申时行的心意。
于是将皇上的旨意传达下去。起初炸开了锅,怎么能支援外族人?非我族类,其心必异。
努尔哈赤只是借助与皇上的师徒关系,利用皇上的仁慈而已。
支援外族人,他们一旦变强大,便要滋事,骚扰劫掠大明。
不一而足。
反正就是这些论调。
其主要原因还是对朱翊镠的野心不够了解,不够了解他最终目的是要将所有蒙古、女真族人全部纳入大明,现在做的工作是尽可能地融合。
长期与外族处于对立的状态,对于有着几百年,乃至上千年的这种根深蒂固的惯性思维,的确很难理解。
这种观念一时半会儿肯定也扭转不过来。而且,如果一旦有蒙古族或女真族因不服而宣战,波及到朝廷和中原的汉人,那反对的人指定更多。
这没办法,新的观念主张,起初肯定有人反对,表示无法接受。
但不管议论与反对的声音有多么强烈,当申时行将郑皇后的那句狠话抛出去时,所有人都沉默不语了。
很简单霸道,谁反对派谁去镇守辽东与奴儿干都司。
谁不知道镇守辽东很辛苦?更别说奴儿干都司了。
这样,以“雷声大、雨点小”的方式结束这场议论。
户部拨款三十万将两银至辽东。
钱固然是拨过去了,但余波依然存在。尽管当时不敢明着站出来反对,可事后议论的热潮越来越激烈。
尤其是朱翊镠一心接纳蒙古族与女真族各部落的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