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元庆的父亲与袁可立是同年。
“家父身体无恙,他还常常提起你,希望你再去香山看看。”
袁方道:“我一定会去的。请你回去转告年伯,过一阵子公务清闲下来一定登门拜访。”
“我代家父感谢制军大人!”
“香山澳近来还平静吧?”
袁方之所以这样问李元庆,是因为李元庆这位香山主薄不仅是香山的官员,还是朝庭派驻香山澳的父母官。
李元庆答:“回禀制军大人,除了番人往来的商船,近来还是很平静的。”
现在身为两广总督袁方不得不过问香山澳的具体事务。
“你们对那些番人是如何抽税的?”
“回制军大人,关税一向都是由市舶提举司负责,但是我也知道税收标准:一船货物十抽二,但也有例外,偶而也会十抽三。”
“偶而十抽三?”
“只是偶而,不常有。”
袁方追问:“何种货物十抽三?”
“这也没有硬性规定。”
“哦,随意收取。”袁方又问,“番人就没意见?”
李元庆答道:“因为不是硬性规定的,偶而为之番人也不计较。”
增加关税收入,这在袁方上任前就思考过的问题,只是一时找不到突破口,现在经李元庆提醒,袁方认为,提高关税也是增加关税收入的一个途径。
“如果将十抽三固定下来,你认为可行吗?”
面对袁方的提问,李元庆没有答案,他沉默了。
袁接着说道:“不是所有的货物都十抽三,是特殊的货物十抽三,比如陶瓷、比如丝绸、比如茶叶。可行吗?”
袁方联想到了后世的特殊关税。
李元庆答道:“就怕番人不同意。”
袁方笑道:“由不得他们不同意,关税我们自己定,要跟我们做生意就要遵守我们的规矩。只要我们给出合理的解释,我看可行。”
李元庆担忧道:“我们单方提升关税,番人会不会转到其它地方去做生意。”
袁方很有自信道:“不会。生意人都是做生不如做熟,何况我们只开放了香山澳口岸,再者,关税提高了,他们提价出售,羊毛出在羊身上,商人是不会亏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