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者,有受指点之实,半师之礼,紫微受之无愧。
二者,今日是真人拜帝君,来日未尝不可说菩萨拜帝君。
佛拜道。
“那便再论吧。”周考微微一笑道。
方才大乘之法,已经说了不少。
但禅宗之法还没有说尽,还是提了金刚经的一部分。
要说佛道交融,又怎么离得开禅宗呢?
儒释道三家鼎立的情况具体形成于北周左右,之后经历无数年,成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乃至象征。
其中的释,虽说是佛,但主要是禅宗。
翻译一下,就是华夏化佛教。
在达摩来到华夏之前,佛教就没有禅宗一说。
禅宗,本身也就是达摩根据华夏特色,吸收华夏文化创造出来的宗教。
其中本身就有很大一部分,相似道教。
所以才有老子化胡的说法,因为学说相近,可以靠。
而在之后无数年的交融之中,儒释道三家,谁都从对方那里借鉴了点东西。
尤其是道和佛两家,毕竟儒是主流,不可撼动,所以他们俩一边受着儒的排挤,一边还要互相争斗。
而争斗的结果,就是互相借鉴。
你抄我一点,我抄你一点
你这边出了个大仙,我这边便多个菩萨罗汉,你那边多了个伽蓝,我这边便多个神将。
到最后,就是道中有佛,佛中有道。
道家四大元帅之首,华光大帝,马王爷,还变成了佛祖灯火所化。
说到底,面对受众相同,受众需求相同,教义必须顺应需求,相似是必然的。
正常来说,此番立教,也就是立个大乘佛教。
但是周考想狠一些,干脆把禅宗搞出来!
披着佛教的皮,去同化佛门,架空燃灯,甚至未来如来。
慈航、文殊、普贤三人听得,顿时如痴如醉,以往心中诸多困惑,竟然豁然开朗。